第136章 锦囊妙计
田畴接到吕布的征召后,立即让门客们赶快整理行装、收拾行李。门客不解地问:“以前袁绍仰慕先生,多次派人送礼并下命令,您都不为所动。如今吕布的使者刚到,您却迫不及待,这是为何呢?”田畴微微一笑,答道:“此一时彼一时,其中缘由,非汝所能知。”
田畴抵达吕布军营后,被任命为司空户曹掾。吕布大军随后出征,抵达易县时,诸葛亮向曹操进言:“用兵之道,贵于神速。今吾军远涉千里,辎重繁多,势必影响行军速度。且敌军闻风而动,必严加防备。不如舍弃重装备,轻装上阵,急行军以击敌之不备。”吕布听了诸葛亮的话后心想:“这不就是让我进行远程突袭闪电战吗?没想到希特勒二战时用的闪电战我在东汉末年就实施了。”他不禁对诸葛亮的智谋深感佩服,但又有些担忧地问:“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呢?万一失败怎么办?”诸葛亮微笑着说:“将军放心,此计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可以一举消灭乌桓,彻底解决北方边境问题。而且,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要按照我的计划行事,必定能够胜利。”
吕布听了诸葛亮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决定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准备闪击乌桓。临行前,诸葛亮交给吕布三个锦囊,并告诉他只有到了特定的时候才能打开。吕布将锦囊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然后率领大军出发。
他们抛弃了沉重的辎重,轻装前进,加快了行军速度。一路上,吕布不断鼓舞士气,激励士兵们勇往直前。经过数日急行军,终于抵达了乌桓境内。
建平十三年五月,吕布率领军队到达无终县。此时正值夏季,雨水增多,海滨道路泥泞不堪,难以通行。而各个重要关口也都有贼兵严密设防,使得吕布大军无法顺利前行。面对如此困境,吕布想起了诸葛亮给他的锦囊,于是打开了第一个锦囊。
只见锦囊中只有两个字——“田畴”。吕布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诸葛亮早就料到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并且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他立刻派人找来田畴,本地人田畴说道:“海滨这条道路在秋夏两季常常有积水,水浅时不能通过车马,水深时又不能载舟船,困难确实很久了,过去北平郡的治所在平冈,从那条路出发,经过卢龙塞,可以直达柳城,自从建武以来,道路陷坏断绝已有将近二百年了,却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过,现在敌虏一定会认为我军要经无终县,从那里进攻他们,他们一定在那里加强防备,如果我们回军从卢龙口越过白檀的险要地带,从空虚的地方出击,路近而便利,趁他们没有防备而进攻,蹋顿的首级就可以不战而擒获了。”
吕布听完田畴的计策之后十分满意,决定采纳这条计策,吕布还令人在道路两旁立下牌匾,上面写道:“现在正是暑热夏季,道路不通,姑且等到秋冬两季再进军。”乌桓的斥候看到这个牌匾之后,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们原以为吕布大军会继续前进,但现在看来似乎已经停下了脚步并开始休整。于是,这些斥候们也渐渐放松了警惕。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吕布早已暗中策划好了一切。他让士兵们竖起牌匾,制造假象,以此来迷惑敌人。与此同时,吕布却以田畴为向导,率领着精锐部队悄悄地离开了营地。他们沿着徐无山的山路前进,穿越了茂密的森林和险峻的山峰。经过艰苦的行军,终于走出了卢龙塞,踏上了北方的土地。接着,他们又沿着山脉向北行进,最终到达了白檀。然后,他们向东穿过鲜卑草原,避开了敌军的耳目。一路上,吕布的军队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不留下任何痕迹。最后,他们成功地到达了平冈,并迅速向南进军。
当时间来到同年八月时,吕布的军队终于抵达了白狼山。这里距离乌桓的大本营柳城只有不到两百里的路程,可谓近在咫尺。而此时,乌桓的情报部门才如梦初醒,察觉到了吕布大军的行踪。他们急忙将消息传递给蹋顿,后者得知此事后,脸色大变。蹋顿深知形势严峻,立刻率领袁熙、楼班等将领以及数万骑兵前往白狼山,企图阻止吕布的进攻。此时,吕布正率领着少量的先锋部队登上白狼山。就在他们登顶之际,意外发生了——他们与蹋顿率领的乌桓主力部队正面相遇!双方一时间都有些措手不及。
面对如此紧张的局面,吕布军队中的一些人不禁心生恐惧。其中有一人劝谏吕布说:“丞相,眼下敌众我寡,我们不如暂且退兵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就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张辽站了出来。他用坚定的语气极力劝说吕布:“丞相!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若不迅速迎战,恐怕会陷入被动挨打之境啊!”张辽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他的眼神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决心。
吕布沉默片刻,然后伸手打开了诸葛亮交给他的第二个锦囊。只见锦囊内同样写着两个大字——“速战”。这让吕布心中燃起了一团火焰,仿佛找到了方向。
他抬起头来,目光锐利地望向远方。远处,乌桓军队正在匆忙布阵,但由于突然遭遇战斗,他们的阵型迟迟未能完全展开。吕布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心中暗自叫好。
“狭路相逢勇者胜!全军听令!骑兵连冲锋!”吕布大喊一声,随后带领着张辽、赵云、黄忠等众将,率领着军队如猛虎下山般自高坡冲向乌桓军队。他们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战场的寂静。
蹋顿万万没想到,在双方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吕布竟敢率先进攻。他惊愕地看着对方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顿时阵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