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仇这恨,不能不报。
经过几天的休养和适应,还有小莲这个知识大百科的补习,叶雯雯基本掌握了当今的社会。
当下所处的朝代名为江。
当今皇帝名为江锦平,年号钦元。
是先皇第六子,作为最小的儿子能踏过五位哥哥登顶皇位,可见手段了得。
新帝年初登基,距今才半年有余,八月是新帝的第一次选秀。
传闻新帝不好女色,登基前连个侍妾都没有,登基后也一直未曾充实后宫。
此时选秀,想必原因有二,一是,大臣进言不得已而为之;二是,初登大位,拉拢朝臣。
这两点谁轻谁重,想必只有那位少年帝王心里知道。
不管原因是何,新帝选秀,叶雯雯的爹,堂堂首辅大人,自然得有一个选秀名额。
了解完前朝后宫,叶雯雯又向小莲盘问起当今皇上。
小莲哪有什么胆子敢说当今圣上,只给叶雯雯留下一句,“自求多福。”
日子过得倒也快,半月转瞬而至,转眼到了选秀的前一天。
太阳打在窗棂,日头不小,叶雯雯正美美睡着懒觉,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谁啊!”
“是夫人送来了礼。”门外一个丫鬟回道。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选秀前一天知道送礼了?早干嘛去了。
叶雯雯无奈穿鞋打开门,看见门口站成左右两列,足足有二十多人,金银首饰,胭脂水粉,玉石字画,锦绣罗缎,一应俱全。
呵呵,继母现在知道关心女儿了?
“不要。”
叶雯雯重重关上门,闭门以示决心。
不多时,传来一个十分难听的音色,像噪鹃的叫声,“呦,难不成进了宫,就当自己要变凤凰了不成?看不上这些俗物了?母亲赏赐这些东西,是让三妹进宫后仍能以相府为后盾、莫忘情分,可不是让三妹耍性子的。”
醒来这么多天,叶雯雯一直拘在自己的小院里,十分本分,没有招惹任何人。
没想到进宫前一天,竟能见到害了原主的二姐。
“二姐,既然觉得这些东西好,那就自己收下吧,破了相的脸还是好好养着,别出来丢人现眼。”
“你!”,叶祈凝:“嘴倒是比从前伶俐,不知这伶俐的嘴到了宫中,会得罪多少人?又有几个脑袋来掉?”
“二姐放心,若是有一日,小妹在宫中犯下大错,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定会看着二姐先人头落地,再去赴死的。”
叶祈凝:“好啊好啊,看来落水也不是全无好处,之前的身子就弱不禁风,没成想被推到水里居然昏睡了七日,你可知我有多害怕你醒不来?现在醒来,身子好没好不知道,嘴倒是比之前硬了。”
叶雯雯踢开大门,俯视着门下的叶祈凝质问:“是你推我落水的?”
叶祈凝一下子被这吼声镇住,险些慌了神,她这三妹怎么看着比她还跋扈了些?
但到底有母亲撑腰,叶祈凝理了理气息,嚣张至极,“怎么?这都忘了?那忘没忘你那早死的母亲呢?哈哈哈哈…”
“你找死。”
叶雯雯上去就是一巴掌,还不够解气,扯着头发,将其推倒在地,骑在叶祈凝身上,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扇了数十下。
身边的丫鬟侍卫纷纷乱了套,欲将两人扯开。但两位小姐千金玉体,他们也是万万不敢碰的。
叶雯雯越扇越上劲,“都让开,谁要敢拦,下场同这位庶姐一样。”
叶雯雯扇人时眼里发着红,眼神中的狠厉吓退众人。
来这里半月受的气加上小莲说的原主受的气,在今日喷涌而出,叶雯雯势必要给自己讨个说法。
顿时侍卫丫鬟纷纷退后跪地,不敢乱动,原地磕头,生怕这三小姐生气,更可怕的是明日,这位小姐进宫选秀。
若是小姐不受宠还好,但若是受宠,今日谁敢拦,日后定是没好果子吃的。
叶雯雯光扇巴掌怎么够泄愤,握着头上的银钗,“你不是想破相吗?来,我帮你。”
叶祈凝:“你敢!”
“我怎么不敢?只许你推我落水,不许我帮你破相?”
“三妹!有话好好说,你从我身上起来。”叶祈凝在地上挣扎。
“这时才知道我是你的三妹吗?”
叶祈凝只想能拖一时拖一时,连忙求饶,彼时母亲定在赶来的路上:“三妹!姐姐错了,姐姐错了。”
“看起来可一点都不诚恳。”
叶祈凝问:“那你想怎么样?”
“那就替我入宫吧。”
叶祈凝:“若是替三妹进宫,那便是犯了欺君之罪,到时相府也会因此受到连累,三妹也不会独善其身。”
“好一个欺君之罪,若是皇上知道你假借破相,逃避选秀,算不算欺君之罪呢?相府又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呢?”
叶祈凝:“你!”
“装不下去了吧,那就开始吧。”
叶雯雯取下头上的银钗,银钗一步步逼近叶祈凝的脸,直到两者快要相互接触。
又用手抬起叶祈凝的下巴:“看上去是精心打扮过的,啧,这么厚的粉,可惜依旧很丑。”
“你——”
银钗慢慢靠近,直至抵上了叶祈凝的脸,在往里一下就会扎破皮。
叶雯雯看着此时“花容失色”的叶祈凝满意的笑着,心里无比畅快。
正欲下手,远处传来制止声:“慢着!”
叶祈凝此时已经双眼含泪:“母亲!”
叶雯雯抬头看了看来人,哦,继母。
继母,姜莹,原为母亲的贴身婢女,自幼与母亲一同长大,情同姐妹,是母亲嫁给父亲的陪嫁丫鬟。
一日趁父亲醉酒,勾引入榻。母亲念其情分,直接抬为侧夫人。
并于母亲怀孕之初,故技重施,勾引父亲入榻,怀上了叶祈凝。父亲曾想将其赶出家门,幸得母亲阻拦,才留下这对母女的命。
然而姜氏并不念情,并在母亲快要临产之时,强行服下催产药,将临盆之日提到母亲诞嗣之前。
因其第一次生产,母亲顾念其生产不易,招来京中最好的稳婆、医师,姜氏又频频来报生产之艰,将父亲引至侧院,父亲整整陪了姜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