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懂事
最疼爱自己的姑母,孙星云对孙白凤的感情,无疑是深厚的。偏偏在这个时候,自己被赐婚的时候,出了这档子事。
孙星云好不容易稍微缓过来的心情,再次跌入谷底。
孙白凤躺在床上出气多进气少了,孙崇文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老姐,你可要撑住啊。”
“崇文那,我怕是不成了,云儿呢,他怎么还没有来?”
“来了来了,就快来了。”孙崇文安慰着她,实则心中也是急的一批。
“唉,”孙白凤突然叹了口气:“云儿命苦,他娘走的早。而你又是个莽夫自然缺少管教。可这孩子别看他调皮捣蛋,实则心地善良的紧。”
孙白凤的话让孙崇文无地自容,确实是自己从小属于管教。孙崇文觉得这孩子没了母亲,就只好一味溺爱。还好,自从得了那疾疯病,这孩子越来越有出息了。
虽然经常还是会做一个出格的事,也是在所难免。
“老姐,你就安心吧。云儿如今也长大了,知道轻重缓急。”
孙白凤有气无力的点点头:“唉,云儿和你一样都是个情种。云儿娘走了后你不肯再娶,你嘴上说着是怕委屈了云儿,实际上是忘不了他娘。”
孙崇文默然,自从孙星云母亲因病去世后,他和孙星云一样绝望,他甚至想跟着星云母亲一起走。
可他看到牙牙学语的孙星云,心又软了下来。自此半生心血放在自己对他的溺爱上面,无论孙星云犯了多大的错,自己从来不会重话说一句。
于是孙星云越来越大胆,终于成了一个败家子。
只听孙白凤又道:“小萦是个好姑娘,曹家与咱们渊源颇深。唉,这丫头是咱对不起人家,她拼死救了云儿,这也是天意。日后对曹家,咱们是无以为报了。云儿为此伤心,辞了官拒了赏,他和你一样想不开,你得多劝着他点儿。”
孙崇文一惊,就连孙白凤都知道了张梦萦的事:“老姐啊,公主已经开导过云儿,您就放心吧。”
“姑母,姑母!”孙星云终于来了,他几乎是一阵风一般冲了进来,房门都被他重重的撞开。
从小没有母亲,孙白凤是对他最好的亲人了。孙星云看着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姑母,不由得心中大痛。
孙星云的到了,让孙白凤眼睛猛然闪亮了一下,似乎精神了许多。
“是云儿么?”
孙星云跪在床前,过去拉着她的手:“姑母,是我,是云儿来了。”
孙白凤颤抖着伸出另一只手摸着他的头:“云儿,你来了,来了就好。”
然后她死了。
没错,没有唏嘘的道别,没有叮铃的叮嘱。
油尽灯枯的孙白凤只想看一眼侄儿,满足了她最后一个心愿。
“姑母!”
“老姐!”
孙崇文父子纷纷抢上,齐声大哭。
孙白凤没能留下一儿半女,侄子孙星云披麻戴孝给她送终养老。
当朝一品诰命,太祖此女延庆公主的亲生女儿,孙白凤的死使得官家亲自搬旨安抚。
孙白凤是皇亲,她的葬礼在不逾制僭越的基础上,用了最高规格。
赵祯下旨,孙白凤棺椁入巩县皇陵。
宋帝陵境内,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共计三百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除此之外,还有皇后陵22座,亲王、公主、皇子皇孙、诸王夫人墓144座,包拯、寇准、高怀德、赵普等名将勋臣墓9座,帝系宗亲陵墓近千座。如此集中、如此规模的皇陵,举世罕见。
当然,这个时候的帝陵墓葬并不很多,孙白凤的陵墓藏有大量精美陪葬品,金银铜器、官窑瓷器、还有这个时代的文化书籍。
孙白凤喜好下棋,孙星云花重金给她打造了一幅黄金围棋,作为陪葬品。
同时孙白凤已故丈夫的棺椁被起出与孙白凤夫妇合葬皇陵。
孙星云一身缟素,他接连经历了爱情和亲情的逝去,这让他看起来疲惫不堪。
而孙白凤的死,也让他和赵盼盼的婚事暂时搁置。
古人极具孝道,在丧事中有许多陈规陋俗: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三年”守孝中不能参加宴会应酬,夫妇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孩子,否则经人告发就要办罪。
古代下至百姓,上至皇帝,都要守孝三年,在丧期中,皇帝是不可以结婚的,除非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所以这种古礼,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
包拯当时天圣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直到景祐四年包拯才赴京听选。
而孙白凤虽然不是孙星云父母,其实他也不必守孝三年。
但孙白凤膝下无子,孙崇文主动上书让儿子为姑母守孝三年,那孙星云和赵盼盼的婚事只能延迟三年之后。
还好,反正二人已有婚约,孙星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驸马爷了。
接连的打击使得孙星云有些沉默寡言,对什么事都没有了兴趣。
只有到了夜间,孙星云才会去夜市浪一把。
既然是守孝,孙星云毛的官职都没了,倒也落得清闲。
重要的是他和赵盼盼已经有了婚约,就不必在避嫌。二人一同逛街游玩,好一对神仙眷侣。
如此过了月余,孙星云心情好了许多。只是一个人的时候,猛然间思念的潮水涌来,又让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张梦萦,永远都是他心中的痛。
这日晚上,赵盼盼的御轿停到了孙府门口,赵盼盼来约孙星云去逛夜市。
“星云,听说京城来了一批波斯葡萄酒,咱们去尝尝吧。”
这个时期的葡萄酒,尤其以番邦葡萄酒最为著名。
两宋时期,葡萄酒依旧是苏东坡等人诗词中常见的宴饮物品,可惜到了两宋末年经过战乱,真正的葡萄酒酿酒法在中原差不多已失传。
除了从西域运来的葡萄酒外,中国人自酿的葡萄酒,大体上都是按《北山酒经》上的葡萄与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