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讲故事
前些日子,云苓的腿在郎中看过后,说她可以下地走动了,只要不用右腿用劲儿就没事。他还给她介绍了一个木匠,可以给为她做一把带轮子的椅子,让她能够坐上去到外面透透气。
云苓听了他的描述,立即联想到轮椅,如果有了那东西,的确会方便很多。她拜托驿丞帮忙找到那个木匠,没几天便为她做好了。
椅子跟现代的轮椅肯定不能比,很笨重,不灵活。云苓坐上去试了试,她自己一个人都转不动轮子。每次想出去,都是照顾她的赵婶子背她下楼,扶她坐到椅子上,然后在后面推着她。
后来她渐渐适应了单腿走,就没再让赵婶子背,她自己扶着扶手上下楼。每当这时候赵婶子都不放心,会在旁边护着,怕她跌倒。
云苓在驿站还找到了能陪她说话的人,而且不止一个。
这日早上,她吃完早饭照常来到后院。
远远听见轮椅的响声,一群孩子朝她跑来。
“云苓姐姐来了……”
“云苓姐姐……”
推着轮椅的赵婶子紧张提醒:“小草,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不要跑,撞到姐姐怎么办?”
孩子们很听话,立刻不跑了。
“云苓姐姐,今天给我们讲什么故事呀。”小草晃着头上的总角,一脸天真地问道。
小草是赵婶子的小闺女,今年六岁。由于家里人没空管她,赵婶子每次来都得带着她,让她在后院跟同样被爹娘带来的孩子们玩。
云苓第一天坐着轮椅出来的时候就撞见了这群孩子,那天孩子们玩欢了,忘了大人的叮嘱跑到了前院来。
驿丞怕他们惊扰了她,开口训斥。
孩子们大的六七岁,小的只有三四岁,被驿丞一训,年纪小的都被吓哭了。
云苓叫住了驿丞,为了安抚受惊的孩子们,她就给他们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小孩子很快止住了哭声,听得入神。
后来,云苓出来时遇到他们,都会应他们的要求给他们讲一个小故事。
时间长了,他们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天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在这里等着她。
因为是跟着家人来的,孩子们每天来的人数都不太固定。今天来了六个,坐在墙根的阴凉处,把云苓围在中间。
赵婶子这个时候会去做一些旁的事,给云苓洗洗衣服、晒晒被子什么的。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小脸,云苓温声道:“今天来给你们讲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怎么样?”
“好——”孩子们乖巧地应道。
“是住在月亮上的那个仙女吗?”七岁的虎子问。
云苓点头,“是啊,你听过这个故事?”
“没有,我只听我娘说,月亮上住着一个非常漂亮的仙女,还养着一个兔子。”
“那你想不想知道这个仙女是怎样到月亮上去的?”
“想。”
“那我们开始了。”
云苓将这则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娓娓道来,“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
在她给孩子们讲着故事的时候,并不知道崔祈彦他们已经赶到了驿站。
他们突然出现,让驿丞也大吃一惊,连忙过来行礼,“崔大人,您来了。”
迫不及待的孟冬已经背着她那个有些缩水,但仍旧很可观的硕大包袱蹭蹭上了楼。
她忘了问云苓在哪个房间,只能边走边喊:“云苓,我来了!”
驿站还有其他人入住,驿丞吓得连忙伸手招呼,“姑娘快别喊了,云苓姑娘她不在这。”
“什么叫不在这?她人呢?”崔祈彦凝眸问道。
孟冬听了这话又噔噔噔地跑下来,急道:“云苓的腿还伤着,不在这她能去哪儿?难道她出了什么事?”
三人齐齐看向驿丞,目光骇人。
驿丞赶忙解释,可一紧张更说不清了,“不是不在这,是在这……”
孟冬被他绕晕了,“哎呀,到底是在这还是不在这,真是急死个人。”
“你直接说她在哪儿。”崔祈彦沉声道。
“在后院……”
驿丞的话还没说完,三人同时转身往后院走去。驿丞赶紧跟上去。
三人在后院的拐角处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比往日更轻柔,让他们由不得放轻了脚步。只听她说:“逄蒙手提宝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不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去害更多的人。于是,她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啊——”
小孩子们的惊呼声让三人顿住了脚。
跟在崔祈彦后面的孟冬悄声问季白,“怎么还有小孩儿?”
季白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那边的故事还在继续,“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越飞越高,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嫦娥飞走了,后羿怎么办?”一个小女孩焦急道。
“后羿外出回来,找不到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他的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他。他去追月亮,可怎么也追不上。”
接着是孩子们的一阵唏嘘声,有个稚嫩的声音问,“云苓姐姐,后来呢?”
“后来他们一个住在天上,一个住在地上,彼此思念,却不能相见。乡亲们怀念好心的嫦娥,就在院子里摆上她平日爱吃的食物,遥遥地为她祝福。此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节了。”
“原来中秋节是这么来的。”
“嫦娥和后羿好可怜——”
崔祈彦听到这里往前走了几步,转身就看到一群孩子席地而坐,仰着头一脸认真地听故事。
而孩子们中间的云苓坐在椅子上,恬静的侧脸莹白如玉,一颦一笑都那么动人。
孟冬见到云苓激动得就要过去。
季白眼疾手快地拉住她,对她摇了摇头。
云苓和孩子们没有察觉到有人来了,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