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花三教?
走近后,我见老太太双眼紧闭,那么大的吵闹声都没惊醒她,这确实有些蹊跷。
我伸手向老太太的脉摸去,这一摸还真发现了问题。
老太太心跳有力,好像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根本不像快要撒手人寰的老人。
之后,我就感觉老太太肚子鼓起一个大包,这个包来回跑来跑去,我知道这肯定是外病无疑了。
如果是实病根本不会来回串。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实际上老太太肚子并没有鼓大包。
看见这些的同时,耳边一阵嗡鸣,接着仙家传来一句话,去偏房看看供的东西。
对啊,来就是先要解决保家仙的,让女人一闹把这茬忘了。
我松开老太太手腕,就让小翠带我去偏房。
我们一行人来到偏房,咱说是个偏房倒不如说是个柴火垛,里面根本无从下脚,垛满了烧火用的豆皮子。
我一眼就看见角落高处所谓的保家仙。
我快走过去,爬上柴火垛一把掀开蒙着的黄布,只见一张红色一尺一的单子出现在眼前。
我看了半天,这哪是保家仙啊?
倒不如说供的花三教。
花三教,有的地方也称之为花三仙儿。
花三教是除了胡、黄、蟐蟒蛇、清风以外的仙家,包括天上,地上,水里三界的所有众生。
但老太太供的这个我看不懂,类似于花三教又有所不同。
上边写着供奉,中间写着白仙太爷,灰仙太爷,蟐晓蝇,下面写着之位。
没看错,就是这几个字,蟐晓蝇。
而且两侧没有对联,字还特别不清晰。
我就特别不理解,咱先别管格式对不对,供的是啥,就说名字吧,你说你叫啥不好,非整个苍蝇的蝇。
这老仙儿能让你活到今天,也算给面子了。
当时我就问小翠父亲,这是咋回事,啥时候供奉的。
小翠父亲告诉我,他家供奉很多年了,他也认为是保家仙,所以这些年每逢初一十五老太太都上香。
我就说,你家供奉保家仙这么多年,你为啥这样不好,你就没有怀疑过?
小翠父亲也不知道咋回答我。
我就告诉他,这上面什么白仙儿,什么灰仙儿我根本没看见,要说那个蟐仙儿确实有一位。
这是事实,因为一进屋我就发现了,并且是一条青灰色的蟐仙儿,一闪即过消失不见了。
想到这个蟐仙儿,我撒腿就往屋里跑,这蟐仙儿不会又去找老太太麻烦了吧。
我们刚走进屋里,就见老太太醒了,只见她自己一个人在炕上爬呢,他回头冲着我们笑了笑,然后不再理会我们又爬了起来。
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不是用手爬,而是用身体蛄蛹,一下一下的看起来甚是吓人。
这时,小翠就要上前,让我一把就拽了回来。
这明显是蟐仙在老太太身上了,她过去在伤着就不好了。
小翠父亲也开口劝导,说什么大仙儿你放过我妈吧,她八十多岁了,经不起你折腾。
我和文姐也在边上劝说,但就是不好使,这老蟐仙根本不给面子。
最后顺着炕沿爬到地面。
给大家都急得不行。
就在这时,文姐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手掐雷诀一拳轰了过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文姐雷诀起了作用,老太太跟头踉跄瞬间不动了。
我心想,我的亲姐姐哎!你这和谁学的,咋总用这招啊,上次是杨子琪,这次又是老太太。
杨子琪年轻还好,关键这老太太八十三岁了,你一拳再给周过去,看人家赖不赖上你。
不过文姐还算点高,两次下来都没啥事。
就见老太太迷迷糊糊竟然清醒了。
小翠父女二人急忙上前把老太太搀扶起来,然后重新让她躺在炕上
我见她醒来,快速走过去抓起老太太的手腕,再次给她搭脉。
这次还好,看样子蟐仙已经撤了。
老太太用不理解的眼神看向我,然后我说:“奶奶,我是给您看病的,我问你一下症状你看有没有。”
老太太轻言轻语道:“好。”
于是,我说:“奶奶,你是不是偶尔会看见一条青灰色的蟐仙儿,他总是呲嘴獠牙的吓唬你。”
“是这样。”
“那我再问你,你是不是肚子胀气厉害,而且腰特别疼,根本直不起腰来,还会吃不下饭,总感觉像吃饱了一样。”
老太太轻声问:“你咋知道的?”
我继续说:“奶奶你可真可爱,这不明摆着吗?你这些症状不是一天两天了,是从你供上仙家开始的,对不对?”
“对,但是开始不严重,最近不知道咋了。”
我听老太太的回答,没再继续问下去,因为没啥必要了,这件事就是蟐仙儿闹的。
之后我回答她,最初不严重是因为年轻,自身阳气足能挺住,现在老了身体弱了,自然挺不住了,所以才会变成现在的结果。
老太太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其实,我为啥这么肯定是蟐仙儿。
一是老太太供奉单子给的信息,二是我看见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人要明白每一家的症状,前文应该有讲过。
所谓胡家上三角,指肩膀以上包括头。黄家下三角,指臀部往下腿膝盖或者脚。蛇蟒腰间缠,指的就是肚子与腰这部分。
而清风主要抓心脏,还有后背疼或者特别沉,总之是让人特别不舒服。
我也是结合所有表现,才这样去问老太太。
事情渐渐明了,就该想着怎么解决了。
现在老太太身体明显承受不住蟐仙的折腾,为了保险起见,我们也不能再去折腾八十多岁的老太太。
正当犯难之际,小翠这位孝子贤孙主动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文姐笑着说:“你可想好了,这玩意第一次上身,可老遭罪了。”
小翠眨眨眼说:“只要能让奶奶好,遭罪能有啥的,总比奶奶一直遭罪强吧。”
这句话说的,我当场给她竖起大拇指,就这份孝心一般人还真比不了。
既然这样,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