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拿出倒拔杨柳的气势
“…呵——,也就村里其他人仿佛魔怔了似的,年年还隆重的办个祭祀大典……”
要说迷信,她这微薄的程度完全不敢与仙女村这大帮子人同日而语。
毕竟,他们崇拜仙女娘娘,可都已经到了走火入魔,刻在骨子里的地步了。
有事没事就爱神神叨叨的。
比不了!
不过…
“今年,好像轮到我们家主持了,若是出了事…”
吼吼!
想想就有意思。
言清浅扳起指头数了数,“咦,那不就是下个月的今天吗?”
十月初一,既是言清浅的生日,也是仙女村祭祀大会的日子。
这样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铭记于心。在十月初一之前,仙女村连出去打工的人都会提前回来,等着祭祀。
村里有明确的规定,仙女村一共108户人家,祭祀当天每一家都要有人到场,这里面也包括那些已经出去外面生活但祖宅的根依旧落在村里的人。
这也就分两种情况,已经出村的人,每一家至少要去一个人。
而还在村里的人家,不消说,只要在村里的,就算是趴床上爬不起来也得有个人将他抬过去参加。
谁也不能无故缺席。
言清浅活了十八年,上辈子从没过过生日。
哦,这辈子不需要说了,也一样。
所以这祭祀什么的,她一向不太关心的,反正没人会记得那一天也是她的生日。
言清浅自从九岁上了一年级以后,就再没参加过村里的祭祀了。小时候零星的记忆其实也记得不是那么清晰。
但有两点她从来没有忘记过,村里的仙女庙,包括里面那高大的泥塑像,给她一种阴恻恻很瘆人的感觉,总觉得那双眼睛居高临下的盯视观察着所有人。
稍不留心,很可能就会从里面跑出来可怕的妖魔鬼怪,把人的心掏了!
奇怪的是,村里人除了言清浅本人外,其他人都不会这样想。
所以,小时候的言清浅就默默在心里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村里的人多多少少有点脑子不好使,眼睛严重有问题,还怪模怪样的。
一尊泥塑,有什么好拜的?
仙女村的那些大人都吹嘘说它灵验,言清浅却只觉得莫名其妙的,她以前也从来没有见过它替村里哪个人实现过愿望呀!
而且,她每次见到那泥塑就浑身不舒服,感觉它仿佛要活过来一般,黑幽幽的眼睛如嗜人的厉鬼似的,连嘴角噙着的笑都让人汗毛倒立,阴风阵阵。
她不喜欢!
总觉得是会让小孩子做噩梦的那种邪乎,就像…
“桀桀桀,人类,我来了!”金银花欢呼雀跃,花枝乱颤,“滋溜,香迷糊了……”
毫无疑问,它的及时到来,将深陷入回忆的言清浅唤醒了过来。
她眨了一下眼睛,转瞬就将发散的思绪收回来。微微偏头,圆溜溜的眼珠子直视着左前方。
映入眼帘的就是历经磨难终于从众多同类中厮杀出来成功抵达她面前的金银花。
言清浅浅笑了下,单手扶着膝盖,慢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管它有什么猫腻?见招拆招!”
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成了精会说话的植物已经见过了,再见见据说很灵验的仙女娘娘真身,也…
能够接受!
“咳,扯远了!先顾着眼前吧!”
金银花也不错。
不能吃,但晒干了好泡茶喝,那香味。
嘿嘿。
言清浅笑得鬼迷日眼,挥起手中的砍刀就往金银花的花苞上招呼。
主动送上门来的货,何须讲客气,她就理直气壮的一概笑纳了。
“飒飒飒——”砍刀挥成一道道残影,花苞在空中肆意飞舞,又被言清浅支出的背篓全部接住了。
什么叫做快如闪电,一心二用,灵活如狡兔,言清浅如今的状态就特别适合这些形容词,简直是一对一照着它们来演绎的动作剧。
人的眼睛,已经完全跟不上她行动的轨迹,运转的这个速度了。
“啊啊啊!你居然砍我!我一定要生吞了你……”金银花急的跳脚,气得鬼叫。
少顷。
“呜呜呜,住手,快住手!你轻一点…呜呜,我…我错了!哎呦…疼疼疼……”金银花左躲右闪,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言清浅的魔爪。
不过一刻,金银花精就被言清浅削成了秃子。而且她还贼过分,已经开了的花和叶子她明明不需要,也一个都不放过。
总之就是一个天花乱坠,花儿,叶儿齐飞。
削削削!
言清浅右手挥砍刀,左手稳稳当当的提着背篓专门接自己需要的花骨朵儿。
眨眼间背篓就满了。
刚巧,这株金银花除了光秃秃的枝干也不剩什么了。
言清浅笑盈盈的将背篓往地上一靠,袖子往上挽了两下,露出纤细白皙的手腕。
接着,她伸手,低头冲着掌心哈了两口气。
下一秒,只见言清浅弯腰下蹲,“嗬——”,钟鼓粗的金银花被她不费吹灰之力,拦腰拔起。
很有一种林黛玉倒拔杨柳的气势。
连地下蔓延的十来米根须都没有放过,一次性都被她掀了起来,剥离了土壤。
事实证明,就算是成了精的植物,离开了土壤的养分补给也活不了。
言清浅脸不红心不跳的将手里的金银花往地上那么随意的一扔,“砰——”
她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轻蔑之气:
“行了!我看你们磨磨唧唧打了半天,也就选出来这么个没用的,简直是丢你们植物家的脸。你们也别争、别抢了,一起上吧!”
早撂完,早点吃些有营养的水果。
金银花倒在地上,连个扑腾的时间都没有就奄奄一息了。
这看似漫长的过程,其实都不过发生在一分钟内。
前一瞬才发出奸诈狂笑的金银花,如今已经嗝屁了。
其他植物先是怂然一惊,而后是被言清浅这轻慢的态度给激的怒气冲天,在之后就是冷静下来的面面相觑。
这人类有点东西在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