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好一场及时雨
文官们也从这场演练之中,了解到今后应该怎么对局势进行研判。
秦羽从这件事情发现,原来为了天下苍生着想的不是他自己一个人。
其他人虽然没有他这个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心系天下的。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更加的有斗志了。
回到秦家,秦羽就闭门不出了,他要整理一下头绪,万事开头难,大唐现在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革了。
但是也要有个章程,有个轻重缓急。
贞观二年以后,关中依旧大旱,一点雨没有下。
土地干裂的严重,百姓把蝗虫吃光了,但是干旱依旧让粮食欠收。
不过经过秦羽的一番操作,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价格平稳,百姓们衣食无忧。
然而关中地区还是急需一场雨。
百姓们在期盼着,秦羽也在期盼着。
土豆和玉米都已经收获了,就等着下一场雨,好播种了。
接下来玉米的种植将要推广到五万亩。
不是之前那三百二百亩能够比的,地少缺水能够浇水,地多的话,这可不是人力能够耗费得起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上旬,关中的天空终于迎来越来越多的云彩。
水汽正在聚集。
云多,才能下雨。
钦天监的李淳风说,八月会有雨下。
但是都快到了中旬,还是滴雨未见。
百姓们都很担心,又很期待,李淳风说的是真的。
然后百姓们就在家求神拜佛,祈求老天爷抓紧下雨,缓解一下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旱情。
云层越来越厚,关中地区,一声惊雷响起。
久旱逢甘露,可是一个大喜的事情。
八月初九这一天。
雷声连连,大雨倾盆。
秦羽笑道:“这是一场,真正的及时雨!”
秦叔宝道:“是时候播种玉米了。”
干裂的土地被雨水浸润,已经干涸许久的河流,滚滚的河水流淌起来。
“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长安城的百姓们,从家里跑出来,跑到街上,庆祝着雨水的到来。
“老天爷,你终于开眼了!”
李世民大喜,也从丽正殿里跑了出来。
如果干旱继续持续,对于农耕的危害是无比巨大的。
但是一场大雨,扫去了百姓们心头的阴霾。
这一场雨,真是给大唐君臣上下都打上了强针剂。
还有百姓们也都是信心十足。
所有人都觉得一定会度过难关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高兴的。
比如大唐现如今的对手突厥。
额利的使者看到关中地区下雨以后,痛苦地喊道:“天不庇佑突厥!”
大唐对于图利的援助,已经让双方剑拔弩张了,羊毛的贸易也让额利实力大涨,更让额利恨之入骨。
这场雨,从早上下到了晚上,依旧没有见到要停的意思。
然后秦羽就被抓进了丽正殿。
李世民一家正在殿内赏雨。
大雨滂沱,秦羽的衣服都被水给淋湿了。
“臣,参加陛下,参加皇后娘娘。”
“免了。”
李世民脸上堆着笑容。
李丽质走到秦羽的身边,给他擦擦脸上的雨水:“大郎,你的衣服都湿透了,怎不等雨停。”
秦羽看向了李世民,这不是他想来,这是李世民招他来的。
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一笑,然后道:“秦羽你去壁炉边烤烤火,这场大雨下的,朕心头的包袱,算是放下来了!”
持续了一年多的旱情,他的心情多么复杂可以想象。
秦羽道:“老天爷都站在陛下一边了。”
李丽质如同一个贤妻一样的站在秦羽身边,给他擦着水。
李世民道:“这场大雨,玉米可以播种了吧!”
玉米的种植是李世民眼里的头等大事,土豆的扩张还需要好几年,但是玉米如果能够顺利的话,明年第二季的时候,就能够扩张到整个大唐了。
亩产十多石的产量,一定可以让所有百姓都吃上饭。
虽然如今国库充盈,但是粮食才是国家的命脉和根本。
火炉上,李世民一家正烤着玉米,空气中散发着玉米香甜的气味。
这真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
李世民把秦羽叫过来,跟他商量玉米的事情,更多的是想要找个知心人分享内心的喜悦。
由此可以看出来秦羽此时在他的心里分量是多么重。
大唐的时候,还没有暑假的说法,李泰这个小东西,还在唐科院里面读书呢。
这个小胖墩,天生就是搞学问的材料,甚至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唐科院里的图书,可是让他乐不思蜀。
李世民不只是一次跟秦羽说过,秦羽把李泰给带成了书呆子。
从来没有听到过,哪个一心研究学问的人会去争名逐利,李泰成为这样,正是秦羽想要看到的。
他可不想看到将来大唐也上演宫廷内斗。
这场及时雨,一直足足下了三天。
停雨之后,百姓们就开始耕耘土地。
玉米的种植,分成两个地方,一个是在秦羽的领地里面,一个是在李世民的皇庄里面。
八月十二,再过三天就是八月十五。
这场大雨,已经让百姓们的眉头舒展开,也有心情过节了。
朝廷也开始放假。
但是相比于节日,更重要的还是播种。
关中的田野里,无数的百姓们在田里面耕种。
在李世民的皇庄里,农户们已经把地都给耕好了,出于对玉米的重视,李世民亲自主持了秋耕的仪式。
长孙无垢还在坐月子,就没有出来。
按照过去的惯例,长孙无垢也都一同跟着出来的。
农耕国家,自然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李世民穿着常服,光着脚,手里拿着一个盘子。
盘子里面装的是玉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