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开始筹备移民美洲
但是这一次,朝中的目标不是南洋,而是美洲。
薛仁贵等人都聚在一起。
“美洲的开拓情况,你们且看看。”
长孙冲将报告拿给几人看,开拓的事情一直是兵部负责。
长孙冲指着地图让大家看:“目前军队开拓了数百个据点,最远的地方,已经到达内陆数百里,如此想要继续的话,则需要足够的后勤支援。”
他见大家都在认真听,又说:“本土离得那儿太远,所以需要在当地直接建立后勤部队才合适。”
王玄策点点头:“如此也对,那需要如何做?”
裴行俭沉吟着说道:“毕竟太远了,虽说我们大唐如此富庶,但线路太长,时间上也等不了啊。”
刘仁轨问:“那么,移民呢?”
长孙冲说道:“陛下也是此意,我等商量一下,看如何处理。”
王玄策则说:“移民是必须的,西方早已移民多年,目前已经安定了,南洋都已经形成规模了。”
刘仁轨接口:“南洋的产业发展都很是完善,无需朝廷插手,百姓自主移民就足够了。”
当然朝中也不会彻底的放开,否则都移民了,对本土很有影响的。
这是形成规模的南洋,但美洲不一样,还需要朝中的支持才行。
长孙冲说道:“就遵循旧例吧,美洲比南洋土地肥沃,草原广阔,用作牧场再好不过了。”
“不错。”刘仁轨点头,“朝中治理沙漠,倒是可以将漠北那些牧民迁移过去。”
治沙很重要,而治沙无需太多人,所以治沙机构也不可能说将那些地方的百姓全都聘请了。
另外,大唐需要大量的牛羊。
战马与牛肉且不提,羊毛也有非常大的需求。
这些需求不会因为治沙减少,反倒因为如今大唐的发展而增加。
薛仁贵说道:“如此,倒是可将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许以福利,让百姓移民。”
“不错。”裴行俭点点头,“如此让民部弄出方案,我们来完善再呈递给陛下。”
几人商议之后,让民部杨尚书过来,与之说起商议好的事情。
薛仁贵直接说:“现在需要处理的是移民美洲的事情,如今美洲探索之事差不多了,需要进行开拓,而开拓则需要移民。”
王玄策说道:“陛下让我们商议之后,拿章程出来,此事是要你们民部来安排。”
移民的事情一直是民部负责,杨尚书自是不能推辞,好在之前就有方案,这次也只是略作改动即可。
刘仁轨说道:“之前是有方案可以参考,但后勤的工作十分要紧,一定要安排妥当。”
“是。”
“五日内须得拿出来,再交由陛下定夺。”
杨尚书苦笑,目前他可以算是整个大唐最为忙碌的人了。
但是他也不可能拒绝,毕竟是本职工作。
好在方案不难,实施才是最叫人头疼的。
等杨尚书走后,薛仁贵走到地图前面看着,长叹一声:“某从前还以为,大唐是中心,如今看来,大唐实在是贫瘠啊。”
刘仁轨也点头称是:“是,若非富平侯的世界地图,我等依旧是那井底之蛙啊。”
王玄策则高兴道:“按照目前的情况,用不了五十年,大唐人口便能达到二十亿,如此自是需要开拓新的地方。”
若人口规模太大,单靠本地的农业,自是无法满足的。
“所以移民之事最为重要。”
杨尚书回到户部之后,立刻将相关的官员都召集过来分配任务。
“大唐人口增加,而美洲的探索已经差不多了,移民条件颇为成熟,陛下让我们拿出方案,你们五日之内将方案准备好。”
民部主事们都是忙得焦头烂额,而所有的事务里面,移民最是让人头疼的。
毕竟治沙之事就不太容易,且刚刚开始,紧跟着又是移民,简直让他们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他们效率极高,很快就将方案拿出来。
如此层层递进,很快就到了李承乾面前,李承乾很满意这样的效率,当下便下了旨。
等下朝之后,李承乾又给秦羽打了电话,把此事告知于他。
“现在移民将往美洲方向了。”
毕竟秦羽才是发现美洲的第一人,还是需要告诉他一声。
秦羽则叹息:“终于等到了这一日,我可是盼望许久了啊。”
当年他的环球航行,就是为了这件事,这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应该用以养活整个大唐。
李承乾道:“所以,你只管等着好消息即可。”
秦羽点头:“如今我大唐的条件,也的确是成熟了。”
移民所需的条件不少,首要是人口的数量,现如今人口已经突破了十亿,如此迁移,便不太会影响大唐的本土了。
另外便是美洲的探索,需得确保移民以后,百姓还能安然的生活才行。
最后是科学发展,如今军舰速度快且安全,航线也足够成熟,这样便能保证朝中可以很有效的将美洲控制住了。
这么多条件的成熟,所以李承乾才下定决心,推进美洲移民之事。
他爽朗笑起来:“如今那片土地,总算是能成为我大唐的牧场粮仓了。”
这是秦羽早就做好的定位,李承乾非常信任他,便也很是相信这一点。
而本土,主要是政治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心了。
秦羽也非常喜悦:“如此我们民族,便是世界之主!”
圣旨下达,目前的大唐就围绕着这件事来转动了。
这几年,大唐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移民美洲。
按照以前的步骤,政策实施的第一步,自然是宣传。
大唐日报其实是秦羽的,但早就成了朝廷的宣传方式。
报纸内很多编辑都是朝中各个官员兼任,如若干得不错,升迁都更迅速些。
而且兼职时,报社也会发放相应的工资,所以很多年轻官员,自是趋之若鹜。
之前移民的事务,也是通过报纸宣传来推动的。
这次当然也一样,第二日,报纸上就刊登了消息。
百姓看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