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老白干和老白嫖
吴国的马蜂窝基本布置完毕,几乎每个村都建好了土地庙。
华夏的老百姓最是现实,如果是中看不中用的神,老百姓看都不看一眼。
反之,如果某个神特别好用,信仰的热情那是挡都挡不住。
河神宫中,岳川笑着问道:“如果一项政令,从姑苏城出发,想要传递到全国各乡村,得多久?”
阖闾两眼一抹黑,下意识转向伍子胥。
后者咳嗽一声,回答道:“信使骑马日行两百里,若是紧急军令,日行三百里。想要从姑苏城传遍全国绝大部分城镇,大概要十余日,至于从城镇到乡村,又要十余日,具体执行的话,少则半月,多则月余。”
伍子胥没有给自己脸上贴金。
他说的是完粮纳税的流程,从百姓交粮到粮食押送到姑苏城,一般要两个月,部分地区需要三个月。
这还是百姓配合的情况下,如果某地灾荒,百姓交不上粮税,又会耽搁许多时日。
岳川呵呵一笑,说道:“但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吴国各村都建起了土地庙,供奉起了土地公,你们说快不快?”
阖闾、伍子胥全都愣住。
他们知道许石的医署最近在各地奔走,宣传土地公。
但是他们没想到,二十多天的时间,许石和他的下属们就把土地公信仰传遍全国。
伍子胥感慨道:“若是我们的政令也能这般通畅,该多好啊!”
阖闾问道:“河神大人,这是什么道理?”
岳川说道:“善政利民,如顺水行舟,无需舟楫亦能日行千里;恶政害民,如逆水行舟,便有快帆也难乘风破浪。”
阖闾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明悟之色。
岳川感叹道:“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听到这话,两人齐齐一震。
他们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执政施政。
一直以来都自诩明君贤臣,然而政令只是在姑苏城周边畅通。
再往外面,政令就像陷入泥潭一样,滞涩缓慢,难以寸进。
以往并没有多想,只以为是道路不通,政令难行。
可是看到许石和他的下属在二十多天时间里把土地庙推广到吴国全境,每一个村子都建立起土地庙,两人瞬间明白,自己错了。
大错特错!
政令的畅通程度与水陆交通无关,与距离远近无关,与城镇乡村也无关。
只与人心有关。
如果是善政,自然万民心向,如同水之归下,东流入海。
如果是恶政,自然离心离德,如同推石上山,举步维艰。
很显然,土地公是一个善神,百姓们都很认可土地公。
河神大人不仅仅是在向自己推广土地公,也是在告诉自己治国执政的奥秘。
“河神大人,我悟了!”
“某也悟了!”
岳川:……
伍子胥说道:“河神大人放心,我们会搜集整理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需求。根据眼下的资料,百姓们最需要的就是修路。”
阖闾跟着点头,“河神大人,您觉得我们是以水路为主,还是陆路为主?”
岳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起吴国的实际情况。
江南多雨。
尤其是梅雨季节,连续几十天都阴雨不断。
这种时候,吴国境内的道路都会一片泥泞,有的地方还会被水淹、水泡,陆上交通几乎瘫痪。
如果是暴雨时,河道涨水,波流湍急,水路也非常危险。
阖闾有心改善吴国交通,却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方案。
岳川也有点拿不准。
理智上、经验上,都是选择陆路交通。
毕竟上辈子的世界里,就是着重发展陆路交通,公路、铁路贯穿全国。
但这辈子不一样。
自己是河神,掌管水域。
而且自己收编了吴国境内以及周边所有水族精怪,发展出了精怪水运。
龙舟、乌篷船合体,再加上铁索连舟,就是水运版的火车。
吴国河网密布,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而且,精怪水运速度快、运量大、省心省力,全方面碾压陆路交通。
与其费劲吧啦修路,还不如多造点龙舟。
但是话到嘴边,岳川改变主意了。
交通网络从来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并存。
上辈子的世界里,华夏高铁速度已经达到350公里,但是偏远山区依旧有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出行需求,不能一概而论。
想通此节,岳川抬头看向二人。
“我之前说,水、土就如日、月,二者缺一不可。水运要发展,陆运也要发展。吴国的确水网密布,发展水运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正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陆运交通的发展。”
“依托水运,我们可以解决码头至码头的人员、货物运输,但是码头至城镇、码头至乡村、城镇至乡村的人员、货物运输怎么办?”
“眼下你们还不觉得,但是将来农村种植的蔬菜、养殖的鱼虾、编织的竹器等货物怎么从山上运下来?怎么从山里运出来?”
“我们不但要解决几千里、几百里的长途运输,还要解决几十里的短途运输,尤其是最后几里,绝对不能忽视。”
“正是这最后几里,关系到最底层百姓的幸福。”
阖闾、伍子胥同时拱手。
“河神大人,我悟了!”
“某也是!”
之前两人关心的都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这种长途、大范围的运输。
可是听了岳川的话,他们才明白,对于平常百姓而言,几十里,甚至几里这种小范围的短途运输才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情。
正是这几十里,关系着家中的柴米油盐。
正是这几十里,关系着家中的米面肉菜。
底层老百姓很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村子百里范围。
可正是这百里范围,老百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来回往复。
就像拉磨的毛驴。
这是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