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记者,勇奔医院采访怪病(续2)
病人得了非普疾病?” 不是。几天后,我们医院得知华洋医院才是市里第一家收治非普病人的医院。那个病人,是去年12月下旬从江源市转诊过来的。 听到此处,张川兰记者立刻说,“这个情况,我晓得。” “你,怎么知道?” “我还晓得,那个病人不是省内第一个发病的非普患者。最早发病的是禅山市南水区的一个病人,在本市治疗。” 徐念主任禁不住好奇,继续问她从什么渠道知悉? 于是,张川兰记者便告诉了原委。原来,《京西信报》记者吴铭去年12月中旬飞来广南省采访怪病选题,结果却遭总编冤枉毙稿。事后,她从《南国都城报》记者刘乐那里得知,为吴铭记者叹息。要知道,张川兰和刘乐都是南国日报集团跑卫生医疗线的记者,分别在母报与子报做事而已,除了独家线索,对新闻消息互通有无。 “《京西信报》总编辑,一个罪人!”徐念愤然抨击,“如果去年12月中旬,吴铭记者的怪病深度稿及时刊登,凭《京西信报》在华国的影响力,我们政府和人民都会防范非普传染病。时不我待,老百姓倒霉了,唉!” “我们医院接治第一个非普病人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得了非普传染病。”为了防止回忆错了本院对付非普传染病的经历,徐念主任特意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专门的记事本。他边说边翻阅,以供参考。 回顾治疗非普病人的来时路,他迄今仍感到惊心动魄,带有遗憾和沉重的情绪。 年二十九,收治隔壁的禅山市明德县病人,第一个非普患者。此人37岁,做海鲜运输生意,常年给酒楼送海鲜食材。可是,次日抢救无效死亡。除夕中午,本市做海鲜批发生意的周左分突发高烧,在老婆的陪同下,前来求治。开始,夫妇俩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在病房还在数上午做生意的钞票,把生病不当回事。 可是,到2月3日,我们呼吸科开始有医护人员出现同样的症状,躺倒了。立刻引起院方的高度重视。第二天,广南二院大内科召开紧急会,研讨应急防护措施。当天,我们医院才知道省卫生厅及其疾控中心在1月下旬已经把这种病命名为“非普”,具有高度传染性。第三天,广南二院成立“非普治疗领导小组”和“非普专家治疗小组”。 “我,不会忘记2月8日!”他提高音调。 张川兰记者,疑惑一问:“为什么?” 这一天,是我们医院职工被感染非普病的最高峰。根据省卫生厅安排,感染较严重的职工转到越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轻微的留在本院自己治疗。我们医院特别将住院部的一栋独立楼临时辟出四层专门收治病人,一层收可疑的,另三层收确诊患的,总共80张床位。 2月9日,全院开了紧急会议,院方管理层和各科室主任与会,通报非普病人病情,传达省卫生厅文件,并介绍预防举措。 当我们医院呼吸科的医务人员纷纷被感染病倒后,广南大学附属的兄弟医院踊跃伸出援手,鼎立支持。广南一院无偿派来2位著名呼吸学专家,自当天起一直坚守在我们医院。并且,设立在越州医学院附一医院的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赵南杉工程院士亲临指导,多次参与广南二院病人会诊,陈光盛副所长几乎是随叫随到。在此,我愿意通过《南国日报》报道,向支援广南二院的同行们表达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对于手机短信流传的一些谣言,徐念主任很无奈,需要广南省内媒体及时报道进行辟谣,以安稳人心。比如,城内传言广南二院呼吸科有医护人员中招感染非普而亡的谣言,他明确指明,迄今无人病亡,只是大部分人病倒了。 当呼吸科有人救治非普病人被传染上报及时上报院方,我们广南二院通知全体全体职工中止过年的春节节,立即回来上班。翌日,全院人员都准时到岗,没有任何员工缺岗。 上周我听说,一名同事被调区隔离病区支援的第二天,不停咳嗽,大家误以为他中招了,急忙劝他去检查。经拍片检查,大家虚惊一场,原来他没事。这个同事没有退却,照旧返回隔离病区一线治疗非普病人。 倾听徐念主任轻声慢语地回顾本院治病感染非普的经过,张川兰记者不禁感慨,“广南二院全体职工齐心协力治疗病人,即使被感染仍众志成城地抵御非普。从中,我深刻地感悟,非普疫情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就是勇赴战场的将士,守卫疆域。我作为一名记者,向你们这些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徐念主任表示感谢,救死扶伤、急病人所急是我们入行之初就承诺的誓言,经过当前员工被传染非普一事,我更深入地体悟誓言的崇高与庄严。同时,他坦承医院运营收到的非普影响实情,毫不隐瞒。据他了解,广南二院受非普传染病影响,门诊量只有以往的1/3,略微给运营带来一定的消极结果。尽管医院运作还正常,若要回复以前的人流量需要时日。 他还提及本院的困难的时刻,一周前,广南二院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部,呼吸科医护人员为了抢救非普病人而感染,一时之间谣琢流传,飞短流长。外头,有人拿口罩到医院大门外高价兜售,并传播这家医院感染死了不少人。跟风而来的是,附近药店到医院外墙张贴广告,乘机推销药物。更有甚者,有人竟然跑到住院部的病区卖白醋,搞得医院内外人心惶恐。 说到街头卖醋的特别市容,张川兰记者昨天在候机的时候从一个《南国都城报》摄影记者晓得一幕荒诞的怪相:算命先生,在省会街头卖板绿根。当天,他在上河区扫街寻新闻。中午,在一条略偏的街边,无意中远远看到,一个算命先生瞧见走来一名小姐,忽然抓起一袋子板绿根追上去叫卖,被对方拒绝。这个摄影朋友感到这个镜头蛮好,先抓拍一张。 连算命先生都客串卖民间流传预防非普的药物,可见板绿根和白醋近日以来涨价后暴利。 首都《京西信报》记者吴铭的广南省医疗药物线记者朋友们,比如刘乐、白洁、曾漪等同行,已经清楚越州市民从2月8日开始抢购白醋与板绿根。10日达到高峰,所有的要点都人挤人。10元一大包的板绿根飙升至40元,抗病毒冲击在短短几天内脱销,食用类白醋更是成了小卖部最紧俏的商品,一天一天价攀升,从10元涨到60元、80元、100元、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