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忆RARS疫情:心悸,后怕
忍不住抱怨,华国不配拥有调查记者!
吴铭思考了包括调查记者在内的深度记者之重要性,觉得有必要留意容易忽略的夜班编辑。夜班编辑是报社里的夜行军,在每一个夜晚默默“加工烹饪”,保证报社的新闻产品第二天准时出街。
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的时候,报社大楼灯火通明。此时正是外界不知晓、热火朝天的“夜之黑”,夜班媒体人在编辑作业。有数据显示,晚上20:00至凌晨04:00是夜班媒体人工作的高峰时段。缘于夜班造成生物钟颠倒,长期上夜班的夜班媒体人“倒在”岗位上的新闻屡见不鲜。
在华国,互联网时代的夜班编辑上班不外乎一种模式。普通的夜班编辑,每日下午16:00上班,夏令时16:30,次日凌晨02:00下班;高级夜班编辑(包括部门主任、值班编委等),必须到04:00下班。到了报社,先用指纹打卡。在编稿之前,夜班编辑的主要工作形态,大致为:通过互联网、报社内部网浏览门户网站、论坛、社交媒体工具、兄弟媒体等前一天或当天上午的新闻、处理记者稿件、收相关通讯社稿、联系包括上司等外界。大约半个钟后,报社编辑部开第一次选题会,集体讨论今天的新闻报道优缺点,以及有无重大漏报;夜班编辑们纷纷汇报自己和相关记者的新闻选题,由值班编委拍板决定记者执行采访具体的选题。
第一次选题会结束,夜班编辑会和负责的记者派发新闻选题、沟通前一天决定的采访进度、指导记者要不要调整采访方向和有没有采访困难和采访中是否遭遇危险以便及时报告报社编委会等高层解决等事宜。
到了傍晚18:00,报社编辑部开第二次选题会。夜班编辑汇报记者采访进展、收稿情形、重大稿件延迟交稿或补充新闻选题,以及提前知会一些记者已上报的次日选题等事宜。到了18:30,记者截稿,倘若重要稿件则延缓到22:00(例外24:00)。
20:00,夜班编辑进入紧张且亢奋的编稿排版流程环节,报社新闻人气超高。记者稿件如果准时交稿(否则,根据报社编辑记者考评标准罚款),夜班编辑能提前编稿。以《南国都城报》打比方,每个夜班编辑负责一个版,能力强者能负责两版。为了保证签版准时,夜班编辑干活分秒必争。大家编稿、排版、出样、送校,忙得一路小跑做事。一篇记者稿件要成为第二天出版的新闻报道,必须经过责任编辑、部门主任编辑与值班编委3道关,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准确,不出各种错误。夜班编辑与美编合作排版,更是和时间比赛,争取把版式整得出彩。
不同领域新闻版面的签版时间不同,值班编委一批批签发,比如体育版面是第二天凌晨00:30。除非有特别重要的缘故,各领域新闻版面一定不能晚签,防止拖延报纸印刷,进而影响报社发行。
为了新闻工作,夜班编辑比媒体其它工种付出很多,包括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等。长期上夜班,编辑的健康与生活形成两早两晚、一增一减状况,即早衰早病、晚婚晚育、体重增,精神减。夜班编辑工作,使得生物钟长期颠倒和压力超负荷,都对健康构成了威胁。报社的胖子或廋人往往是做夜班的,都存在着“三高”、肥胖症、失眠症等亚健康状态。
在媒体界,记者和编辑是相辅相成的新闻工作者。记者采访,首先需要向报社汇报新闻选题。大致流程,是:记者提供新闻选题,经编辑在编辑会汇报通过后,方能执行采访;或者编辑按编辑会要求向记者分派新闻选题,记者执行采访。记者报道是职务行为,依法不得做有偿采写;编辑不得无故毙稿,反之必须向记者解释正当的理由。在记者采访当中,责任编辑必须不定时与记者交流,沟通采访进展、困难和适当调整采访方向、指点写稿的结构和文本风格等信息,共同努力推出优质的新闻报道。
二者如果通力合作,能够相互成就,成长为名记名编。一纸风行华国的《南国周末》,号称华国传媒界的黄埔军校,在江艺萍主编时代,培养出第一代黄金调查记者和闻名全国的名编,成为华国新闻史的一段佳话。经典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间”“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口口相传,成为华国媒体界的传奇。
......
在公交车里,吴铭继续沉思,突然手机铃声响起。他刚刚按下手机的接听键,还没贴近耳朵,一句响亮又熟悉的声音就直冲出来,震得耳朵有点嗡嗡响:“阿铭,你买了板绿根和64消毒液吗?”他瞬间懵逼,但听出了对方是在广南省开放先锋——明德县工作的大学室友、铁哥们李旷东。在快挤成纸片、噪杂的公交车里,吴铭无意中提高了音量,问:“旷东,板绿根是啥玩意?买64消毒液干嘛?”他竟然不知道大名鼎鼎的板绿根,是不是呆瓜一枚?其实不能吐槽吴铭。他素来健壮,自上燕清大学起,一年到头难得看一次看医生,也不关心医药,自然就不晓得板绿根。
“哥们,看来你没买板绿根和64消毒液,快点买,否则来不及了。我们这里市民都抢疯了,连省会越州市都快抢购一空。”
“为什么?!”
“我也不清楚,先不跟你详聊。我知道得晚了些,昨天才到附近要点抢到一盒板绿根和一瓶64让消毒液,老婆早上催我一定还要买。不说了,我在开车,拜拜。”
吴铭被好兄弟急躁躁撇下,愣愣地。李旷东打来没头没脑的长途话,搞得他丈二金刚摸不着头,但好奇心起。
广南省居民,究竟为何疯狂抢购板绿根和64消毒液?带着满腹狐疑,吴铭走入京西信报社,轮值报料热线,待命采访。
迈进报业集团大厦第八层的大通间办公室,坐到自己的格子间座位,打开电脑,一瞧08:50。另外两个轮值热线报道的突发同事,刚刚进来。09:00,他们3名记者和3个报料热线人员,分别接夜班同事们的班,开始执行全天的报料采访。
那时候,首都诸报社纷纷开设有奖报料热线,使得突发记者数量猛增。有的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报假料的也不少,各家报社对此已经司空见惯,当作见常便饭。偶尔部门主任甄别不准,让突发记者白跑一场采访。当事记者不会怪上司,毕竟对方不时故意的。
《京西信报》是首都最畅销的市场化日报,每天报料数不胜数,但有新闻价值的并不多。如果报料热线值得报道的新闻线索太多,三个值班的突发记者跑不过来,那么热线部门主任就会调派部门当日在办公室没活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