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皇帝的惊喜
便宜是便宜,可这么便宜的铺子即使翻一倍又能赚多少银子?
不到四百两的铺子,投资并不大。
晚上她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景焕。
“真没想到栾城的铺子这般便宜。”
“大嫂说是挑便宜地段买的,贵的地方依然很贵,但投资的空间并不大。”刘芝芝的语气中带着疑惑。
“我觉得这笔买卖未必能赚多少银子。”
“这将近四百两银子,不赔进去就算是不错了。”
李景焕一时也有点拿不准,不过他还是相信苏秀娟的眼光。
“再等等看吧,反正银子都投进去了。”李景焕说道。
“好在银子并不多。”
刘芝芝轻轻嗯了一声,“只是有点折腾。”
李景焕知道自己在为苏秀娟说话,刘芝芝又要不高兴了,所以闭嘴,没再多说。
几日之后,御书房,皇帝将栾城知府的折子递到太子手中。
“你看看,栾城知府挺有野心。”
太子将栾城知府的折子拿在手中看了一遍。
“他是想在栾城东北方再开一个海运码头。”太子说道。
皇帝微微颔首,“以他的这个建设规模,要比栾城现在所有的海运码头都要大。”
太子仔细看了后面的附件。
栾城对于京城海陆水运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太子自然知道。
“儿臣觉得,这是可以实施的计划。”太子知道皇帝让他看这份折子,说明皇帝将这份折子已经拿在手中好几日,思索了很长时间。
让他看,不过就是要他一个态度。
他自然会附和皇帝的想法。
他父皇是开国之君,是有雄才伟略的帝王。
“商贸是富国的重要手段……”太子说道。
“农业是国之根本。”
“但想让农业富国是很难的,想要国家强盛还是要靠商贸。”
从皇帝提高商人的地位,,允许商人之子参加科举考试,太子便知,皇帝是重视商人的。
当然,皇帝的这种做法有来自顽固派的反对。
但皇帝依然力排众议,推行了这些政策。
“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皇帝说道。
“海运水域宽广,可以用来更大的船只。”
“将江南的货物通过海路运输到栾城港,然后再运到京城,会节省大量的成本。”
“既然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想法,那你也下去考虑考虑这件事情该怎么办?”皇帝说道。
“这么大一个港口,光靠栾城一座城池是支撑不起来的,必然要朝廷拨付银两。”
朝廷当然要出资,不能光靠栾城。一则资金不能到位,二则朝廷想靠港口来收税的目标也无法达到。
“好的,儿臣下去仔细思考一番。”太子微微颔首道。
“这是朕抄录的另外一份,你拿走,不要泄露出去。”皇帝叮嘱道。
太子点头应下。
太子离开之后,李公公为皇帝上了一杯热茶,然后说道。
“前几日李状元休沐的时候去了栾城。”
皇帝挑眉看向李公公,“李景程……”
李公公微微点头,“陛下说让老奴留意着李状元。”
“李状元在翰林院也没有什么新鲜事,只是休沐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夫人去了一趟栾城,算是发生在李状元身上的新鲜事。”
“他干了什么?”皇帝问道。
“这个老奴还未得知,并没有派人跟到栾城。”李公公回答。
皇帝眉心微微宁起,“派人到栾城打听一下,他去栾城干了什么?速速来报。”
李公公答应一声,吩咐人下去调查。
皇帝手指在面前的桌子上轻轻地敲打着。
栾城知府这份折子在翰林院他定然是看到过。
不过以此为内容的折子并不新鲜,难道他能从中预判出什么?
*
李景程在翰林院无所事事,正在办公房里做出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样。
表面上他只是坐着发呆,可实际上脑海里却在盘算着一些事情。
传言翰林院忙的脚不沾地,可他进入翰林院之后觉得并没有什么可忙的。
原来衙门所谓忙乱,都是为百姓营造出来的假象。
下衙的时候他顺手拿了两张宣纸,然后回到了府中。
吃过晚饭之后,他便开始伏案作画。
“你在画什么?”苏秀娟看李景程认真的样子,俯身过来询问。
李景程扭头看向苏秀娟。
苏秀娟刚刚沐浴出来,身上带着氤氲的香气,脖颈白皙修长。
“娘子想做什么?”
“什么都想做,但也得等晚上。”苏秀娟压低嗓音道。
“你在做什么?”
“我想设计一个港口。”李景程说道。
“栾城知府的那份折子已经送到陛下手中好几日。”
“以我对陛下的观察,这件事情应该会成。”
皇帝批阅的折子又会送回翰林院,然后由翰林院分发到六部,以及各个衙门分别处理。
这份折子并没有返回翰林苑,说明依然在皇帝手中。
这么重大的工程,皇帝自然要多考虑一段时间,而且这是要动用国库的银两去投资。
皇帝考虑这么久,这件事情的实施率会大大提高。
“这样会不会显得你太精明了?皇帝会不会怀疑?”苏秀娟有点担忧。
“皇帝喜欢做人糊涂的,但做事一定要精明,毕竟是开国之君。”
“陛下有雄才伟略,不养草包的。”李景程淡淡一笑。
“嗯,那你忙吧,我梳洗完之后看会儿画本子。”
“娘子这么说,我已经无心作画了。”李景程伸手将她揽在怀中,在她的下巴上轻轻的咬了一下。
苏秀娟拍他的肩膀,将他推开。
“正事重要,你现在才是个六品小官,离二品大员还差好多步呢。”
李景程露出一副压力山大的表情。
苏秀娟笑容艳艳。
翌日早朝后,皇帝便收到了李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