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又是一年樱桃成熟时
“啧啧,你这些鱼是真漂亮,彩色的我见多了,但浑身纯白或者纯黑的,我还是
此时鱼缸中金色跟红色的鱼占了大多数,但张安的惊奇却是给了最少的黑白鲤鱼。
无他,因为彩色的鱼陈泽见多了,无论是金鱼还是海鱼,颜色鲜艳的太多了。
但能够长得如此朴素,浑身上下纯白或者纯黑的他真是
“所以你那两个鱼池,是准备将它们分开来养吧。”
刚才他才进院子的时候,
一开始看到池子的时候,陈泽还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觉得池子做的好看。
但现在看到鱼缸里这些鱼,陈泽突然觉得这鱼跟那池子特别搭配。
张安只是笑了笑没话说,权当默认了,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他一开始没打算修俩池子,只打算在后院挖一个,然后全部养在一起。
但后来挖都挖了,那就挖两个吧,将它们分开养。
因为他不想以后,这几种颜色的鲤鱼相互杂交,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鱼苗。
“可惜了,这鱼尾巴太小,要是尾巴再长一点,那真就是阴阳鱼了。”
太极图因为其形状如一黑一白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而现在张安鱼缸里这黑色跟白色的鱼苗虽然还很小,才两公分左右的体长,但陈泽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它们长大的样子。
哪怕是现在,它们看起来真的像极了传说中的阴阳鱼,就是尾巴太短。
要是它们尾巴再长一些,绝对是造物主的完美神作。
“你对它们要求太高了,这本来就是鲤鱼,那尾巴能长到哪里去。”
鲤鱼的尾巴本来就属于短而宽大的种类,不可能长的太长。
当然了,蝴蝶鲤那种人工培养出来的另当别论。
而且张安对它们也没那么多要求,就现在这样,很多人见了也一样喜欢。
“哈哈哈,伱不说,我都忘了它们还是鲤鱼的事情,你这一缸养出数量不少吧,到时候分几条给我。”
看到张安挖的鱼池,陈泽也心动了,准备回去就找人在院子里挖一个。
而且他觉得这种鱼,他们家老爷子肯定会喜欢。
陈泽将老爷子接过来,本就是想给他老人养老来的。
到时候院子种种,养养鱼,遛遛狗,这才是极致的养老生活。
“那等我再养一段时间,等到可以放流了,你再过来分,现在太小了,你拿回去肯定养不活。”
这一缸鱼苗有好几千条,送陈泽几条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现在这些家伙正是娇弱的时候,在家里能活下来,全靠空间泉水养着。
现在分给个陈泽,他绝对养不上三天,就得全部养死。
“不着急,我那边池子都还没挖呢,到时候我也在院子里挖一个跟你这样的。”
鱼缸养鱼还得换水,陈泽觉得太麻烦了。
到时候就在院子搞一个跟张安这样的生态鱼池。
“哟,你在外面潇洒完了,舍得回来了?”
中午,苏颖从学校回来,张安习惯性的接过她手上的袋子。
王芳这时候也从厨房里把菜端出来,准备开饭。
“潇洒什么啊,还不如待在家里呢,对了,孩子几个月了?”
看到苏颖挺着个大肚子,陈泽开口询问道。
苏颖是他哥陈诚的小姨子,在他这里就是个妹妹,自家人肯定要关心一下的。
“马上就六个月了,要不了几个月,就可以卸货了。”
苏颖以前没觉得,但现在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了,才觉得怀孕真的很辛苦。
于是每天都在算日子,盼着卸货的日子赶紧到来。
饭后,陈泽问了句张安,池子是找的谁挖的。
如果陈泽自己动手的话,张安肯定要过去帮忙的。
但陈泽这种大少爷,哪里会干这些活儿,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事情。
于是张安就把自家二叔推给了他,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自家二叔这段时间手上也没什么活。
帮着挖个池子,虽然不算多大的活,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没人会嫌钱多。
五月中旬,后山上的樱桃已经成熟了,而旁边的桃子,却是要慢上一步,估计还得等上十来天的样子。
反而是窝地里的草莓,先桃子一步,跟樱桃一起成熟。
张安也没耽搁,给卢承和丁一打了个电话。
两人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听张安说树上的樱桃可以摘了,当即表示明天就能过来,让张安找人准备采摘工作。
“妈,晚上你去把人找好,明天咱们家准备的摘樱桃。”
挂掉电话以后,张安跟母亲商量道。
“现在也没事,我这会儿就去找吧。”
自从家里的樱桃开始挂红以后,王芳早就等着了。
因为这樱桃是她们家最大的经济来源,她心里关心得紧。
而村里的人也一样,早就对张安家那一片樱桃垂涎三尺。
倒不是想吃,而是一直在等着张安家摘樱桃,她们好过来赚钱。
所以今天摘的樱桃,就归他丁一所有了,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他来这么早,也不单单只是为了这些樱桃,还有窝地里那些草莓。
因为收购水果在他这里只是副业,而卢承才是专业的。
张安家只有那几亩草莓,所以他要趁着卢承没到,先过来把那些草莓拿下。
对于张安来说自无不可,反正卖给谁都是卖,而且他跟丁一也要更熟一些,于是那一片草莓就这么包给了丁一。
去年的草莓因为是
再加上去年老天爷不给面子,下了那么一场大冰雹,导致收成不咋地。
但今年不一样了,今年这片草莓已经到了盛果期,如今这几亩草莓,产量甚是可观。
丁一在旁边看着大家摘草莓的时候,简直满意的不行。
下午,张建国跟王芳都去了樱桃林,只剩下张安一个人在院子里。
“请问一下,后面那片樱桃是你们家的吗?”
当他在树下快要睡着了的时候,院子里突然多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