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汉代梳妆台
首饰买好了之后,萧文并没有离开古董市场,按照婚礼习俗,还有一个化妆台,是属于娘家该准备的嫁妆。
这是有讲究的,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可两个人住到一起,女方用的家具,为女方自己置办,否则会让男方家里的人看不起,认为女方家太小气。
又转了一圈以后,萧文脚步停顿在一个汉代梳妆台前。
这个梳妆台,有典型的汉代特征,铜镜为圆形,紫檀木的木质包浆很厚实,尤其是雕花,花纹里嵌了卫子夫三个字。
萧文拿出了放大镜,想要认真鉴别一下,这是不是汉朝刘彻皇帝给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定制的梳妆台。
毕竟保存的这么完好,年代又那么久远,萧文也实在是怀疑,这不是珍品。
“嘿!不懂就别瞎看!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收来的,看你这样子就买不起,给我看坏了怎么办?”摊位老板扯着嗓子叫嚷起来。
对,这是个摊位,古董市场分为两部分,有钱,又有些鉴宝经验的人,才会去买店铺,纯粹靠运气的人,就只能摆个摊。
摊位上的东西,那就真假难辨了,而且摊位老板也不是固定出摊,古董对于他们
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收集上面。
眼前这个摊位老板,就是如此,只因这个梳妆台,在他看来样子很老式,就认为是个值钱的东西,其实他也说不出里面的门道。
“看看,就能看坏?可是不看又怎么买?”萧文淡淡说道。
刚才那一会儿的功夫,萧文已经看清楚了,这的确是卫子夫封后的梳妆台,不仅有红玉镶嵌,而且在铜镜背面,还有年代,是用的汉代篆文,普通人不认得。
这也符合汉代的特征,凡是皇宫制作的东西上,都会有一个日期,及作用,雕刻在上面,这是身份的象征,也避免了皇宫工匠,把做好的东西错拿。
最关键的是,不会导致分错的情况出现,后宫嫔妃众多,品阶高低不同,一旦出错,那可就是大错了。
而卫子夫贵为皇后,又是刘彻独宠,她的东西上面,会嵌上名字,一来是刘彻给她的尊荣,二来,卫氏一族为大汉立下的汗马功劳,皆因皇后,而不要赏赐和官爵。
这也就是刘彻宠爱卫子夫一生的主要原因,贤后当如卫子夫。
这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江家也是因此
,把两块玉佩用作婚盟之约的用途,图的也是个好意头,希望未来的当家主母,能够如同卫子夫一样,尽心尽力帮助江家继承人。
由此可见,这江家继承人的妻子,在江家是何等地位,萧文也正因为想到了那两块玉佩,才觉得这个梳妆台是嫁妆首选。
“看了你也买不起!就你穿的这个穷酸样,还不如我穿的好,你能买得起这个?”摊位老板对萧文投来鄙夷的目光。
萧文穿衣,一向朴素,但很整洁,他不追求穿戴上多么昂贵,甚至觉得那就是浪费,眼下看来,是又因为穿着,被人以貌取人了。
“不如你报个价,我看看自己买不买得起。”萧文淡淡说道,这个梳妆台,萧文是志在必得的,价格完全不是问题。
摊位老板更加看不起萧文,明明看着就兜里没钱,还在这里打肿脸充胖子,报给他一个天价,估计这人也就知难而退了。
而此时,摊位前面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大多认为萧文根本买不起,看待萧文的目光也就有些瞧不起的意味了。
“一百万,少一分都不卖!”摊位老板报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天价,要知道,他
可是一千块钱收来的这个梳妆台,而且他卖出去的东西,还从来没有超过一万的。
“啧啧啧!还是胖子会做生意,这样的天价也敢要!”围观的人群里,也有和这个摊位老板,同样在古董市场摆摊的人,也都认为这是天价了,毕竟摆地摊,要价从不会高过十万。
这也是因为大家都不懂行的缘故,收来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赝品,有个欣赏价值,收藏就真的谈不上了。
偶尔收到一个珍品,也会被自己的不识货,而耽误了赚钱,当然,地摊老板收货,也都是极低价格收来的,很大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
“一百万是吗?我买了!”萧文淡淡说道,心中再一次确定,这个老板根本不识货,古董当白菜卖了。
“什么?你买了?你付得起钱吗?”地摊老板当场就震惊了,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萧文真能买得起,要这个价格出来,只是不希望有人不买只看而已。
可现在的情况,实在超出他的预料,他甚至怀疑萧文是因为被围观,而打肿脸充胖子,也觉得萧文只是说说,根本付不起钱。
而萧文只是淡淡一笑,从容的转账付款,随着转
账到卡的短信提示音响起,在场围观的人,也都是惊掉了下巴,更别提这个地摊老板了。
“哎呦!这人真买了,这东西值一百万吗?胖子这次可是运气好,碰上了冤大头了。”有人感叹地摊老板运气好。
可是却没有人知道,这个梳妆台绝不仅仅值一百万!
“我想问一下,你真的决定买?”地摊老板还是有些不相信,有种天降横财的感觉,可他更想知道,这个梳妆台值不值一百万?
“钱货两清,你觉得我买不买?我不是已经付过钱了?这个梳妆台现在属于我了。”萧文淡淡说道。
萧文不是不知道,古董市场这些摆地摊的人,有的时候会反悔,但有个规矩,他们必须明白,那就是钱货两清,就无法反悔!
这些规矩不是成文的,古董界成文的规矩很少,但不成文的规矩,一旦碰到行家,违反了,也就别想在古董界混饭吃了。
“这个我懂,我就是不明白,这个梳妆台就真这么值钱?”地摊老板也是很无奈,谁让他自己不识货,如今也只好这样问了。
东西卖出去了,可这眼界和知识,恐怕不问清楚,是无法有所长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