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大朝会结束
同为汉家苗裔,见兄弟之邦被异族入侵,出兵相助乃是情理之中。
但是大乾文武百官数百人,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好骗。
次辅高拱见朱翊钧沉默不语,就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笑了笑道:“李老大人言之有理,同为汉家苗裔,兄弟之邦,大乾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李纲听到高拱的话,顿时露出了一丝喜色。
高拱可是大乾内阁次辅,相当于宋廷的参知政事,也就是所谓的副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
连他都赞同出兵,看来这一次大乾确实是有心援助大宋。
但是高拱接下来的话,却让李纲的心沉入了谷地。
只听到高拱继续道:“只是李老大人也知道,我大乾刚刚也打了一场漠西战役,虽然此次战役天佑大乾,大胜而归,但是损失钱粮无数,兵戈不全,盔甲遗失,所以出兵之事可能得暂缓一些时日才行。”
李纲忙问道:“钱粮好说,我大宋虽不能说富甲天下,但是也算有些家底,只要大乾能够出兵援助,钱粮好说。”
高拱摇摇头,道:“钱粮只是其一,刚刚经历了一次大战,士兵疲惫,士气不佳,而且刚刚俘获了数十万蛮族,也需要大量军队弹压才行。”
其他文武大臣一听,也觉得高拱说的有道理。
刚才支持出兵的大成也纷纷转变了态度。
如果有实力支援大宋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因为支援大宋导致大乾祸起萧墙。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死道友不死贫道。
所以大宋,你再坚持坚持如何?!
但是如果大宋还能坚持,宋廷官家就不会巴巴的派李纲千里迢迢来顺天府,更不会把自己疼爱的女儿延庆公主送来大乾了。
所以李纲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朝朱翊钧跪拜道:“老臣自然知晓大乾的难处,但是大宋确实无力抵抗蒙元鞑子的入侵了,再晚一些时日,大宋就有亡国灭种之危,老臣恳求陛下,请陛下念在大宋与大乾同为汉家苗裔,世代交好的份上,救救大宋吧。”
说着,砰砰磕头。
朱翊钧赶紧道:“还不赶紧被李老大人扶起来?!”
然后才无奈道:“大宋遭此劫难,岂有不救之理,但是高大人说的也是实情,大乾因为这一次漠西之战,差不多把家底都掏空了。”
李纲忙道:“此次出兵不需要大乾耗费一粒粮食,全由大宋一力承担,而且大宋愿意奉上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开拔费用,只要大乾军队抵达长江北岸,这批粮食和白银立即沿着运河北上,送往顺天府。”
朱翊钧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大宋果然富庶。
一开口就是一百万两白银,粮食还另算。
哇咔咔咔。
这笔买卖做的。
他假装沉吟片刻,才开口道:“也罢也罢,既然老大人如此恳求,我大乾岂有见死不救之理,只是大军开拔耗时耗力…”他看了一眼高拱,继续道:“高大人,你且辛苦一些,算一算十万大军开拔需要耗费的钱粮,尽快给李老大人过目,此次南征,大乾出动大军功
十万,以解大宋之忧,但大宋需得支付钱粮才行。”
高拱立即拱手道:“微臣遵旨。”
李纲一听大乾要出兵十万,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虽然十万大军数量还是少了一些,但是一想到大乾军队远非大宋的那些贼配军能比?
所以立即拱手道:“多谢陛下。”
朱翊钧挥挥手,道:“你我两国世代交好,理应互帮互助。”
说着,他看了雨化田一眼。
雨化田立即上前一步,正要宣布退朝。
这时候,李纲又立即拱手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事禀告。”
慈宁宫。
太后看着延庆公主乖巧的模样,很是喜欢。
虽然江玉燕对她也十分孝顺,但是毕竟出身低微,所以难堪大用。
作为一国之母,必须在各方面都要十分优秀才行。出身、礼仪、教养。
缺一不可。
延庆乃是大宋长公主,出身显赫,礼仪教养各方面都不差。
作为朱翊钧的~皇后,绰绰有余。
所以见到延庆,她立即招招手,道:“快些过来,让哀家看看,哟,怪不得都说长公主殿下乃是大宋第一美人,果然名不—虚传呐。”
延庆公主柔柔弱弱的上前,给太后见了礼,才柔声道:“太后谬赞了。”
“呵呵,哀家在这深宫之中数十年,见过的美人还少吗?不过能有你这般姿色的真的不多,今儿个就不出宫了,待陛下下朝之后,让他也来见见。”
“是。”
这时候,江玉燕、江玉凤两姐妹从外面进来。
见到太后就笑道:“母后,听说大宋长公主殿下进宫来了,我和姐姐猜想一定回来慈宁宫,所以特来见见,不算唐突吧?!”
太后嗔怪的看了她一眼,笑骂道:“就你鬼点子多,喏,这位就是延庆公主。”
江玉燕和江玉凤立即向前见礼。
延庆公主不敢托大,赶紧回礼。
太后才解释道:“这位是燕妃,这位是玉凤姑娘,乃是燕妃的胞姐,以后你们都是姐妹了,要好好相处才行。”
江玉燕立即道:“臣妾必然以长公主殿下马首是瞻。”
她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以自己的出身的话,不可能谋求皇后的位置。
就算是朱翊钧再宠她,太后和文武百官都不答应。
所以她早早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一心只求朱翊钧的宠信。
反正只要朱翊钧对她不厌倦,她在宫中的位置就稳如泰山。
而且看在延庆公主也是柔弱的人,应该很好相处吧。
不管好不好相处,先表明态度。
这样太后也高兴,也不得罪这位未来的皇后。
果然,太后一脸慈爱的看着江玉燕,对她的识大体,不恃宠而骄感到高兴。
延庆公主则连连摆手道,“我何德何能呀?!”
金銮殿。
朱翊钧好奇问道:“李大人还有何事?!”
“微臣来时我主有言,宋明世代交好不如好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