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义女?
“郡主上京?”
余皇后恍然,却觉得有些不妥,但这毕竟是圣上的命令。
“好,本宫换一身衣裳,这就去御书房。”
文忠公公弯了弯腰,安静的候在一旁。
内殿。
见微姑姑手脚麻利的给余皇后换上一身利落的衣裳,见她紧蹙着眉头,忍不住出声。
“娘娘何必皱眉,回来的是郡主又不是长公主。”
在她当盛乾的太子侧妃时,需给这位嫡姐敬茶。
可这长公主站在太子正妃一边,一直未给过她好脸色,而且没少在当时的皇后,如今的太后面前挑她的错处。
幸好,后来太子妃死了,她被扶正。
且,又成了中宫皇后。
再后来,长公主就跟着驸马李举人,带上自己的女儿嘉陵郡主南下,安居金陵。
‘负心每是读书人’诚不欺我!
最开始,嫁给了李举人后,长公主也在京城度过一段幸福的日子,成婚第一年就生下了女儿,皇帝听说之后甚是喜悦,下了道圣旨封长公主的女儿为郡主,封号嘉陵,封地就是金陵。
按理讲,这般尊荣的母女俩,去往金陵后的日子,也该过得有滋有味才是。
谁曾想,李举人不是个好东西。
回了金陵老家,李举人虚伪至极的本性就暴露了,嘉陵郡主五六岁的时候,他就跟外头烟花柳巷的女子搞在了一起,后来还背着长公主生了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
无论如何,郡主再金贵,也只是个姑娘。
私生子才是李举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根本。
困于驸马爷的身份,李举人不敢纳妾,只能把女人和儿子养在外头,打算等公主过几年生出儿子之后,再找机会把人接回李家。
可谁知,郡主渐渐长大,长公主一直都没打算再生孩子。
李举人出门在外,有礼貌些的称他有位金枝玉叶,贵为郡主的女儿,甚是不错。
不礼貌的,可就指着他的鼻子笑,嘲讽他这辈子断子绝孙喽!
几年之后,李举人受不了,厌弃了长公主不说,更对她恶语相向,拳脚相逼。
后来还把养在外头的女人和私生子接回李家。
起初,长公主还写信禀明圣上。
圣上见了震怒,派公公出使金陵给公主撑腰,后来次数一多,鞭长莫及,圣上也无能为力。
后来酿成惨案,李举人喝了酒,再次跟公主吵了起来。
酒壮怂人胆,他一怒之下,竟然失手把公主推倒,公主不慎撞在桌角,就这么撞死了!
长公主死讯传来,圣上悔不当初,连下了几道圣旨把李家抄了。
该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甚至打算把嘉陵郡主接回上京。
只是目睹母亲死亡的郡主,似乎对皇室寒了心,怀着怨气后带发出家。
这么些年,嘉陵郡主一直在金陵的白云观里生活。
长公主死讯传来的一段时间,是余敏兮至今想起都觉得痛快的日子。
“本宫倒不是恼死人,而是担心郡主长得肖母,本宫厌恶她的脸!”
见微姑姑恍然,失笑道:“长得像也就像而已,郡主三十多岁未嫁,也是个老姑娘了,圣上想来不会把她留在宫中太久,娘娘暂且忍耐几日?”
想了想,也是这个理。
余皇后换上一副笑脸:“好,那就应付几日,只是不知,这嘉陵郡主好端端的,为何会上京?”
很快,一个模样精明的丫头进到内殿。
“娘娘,奴婢给您问出来了,嘉陵郡主回京,是想把长公主的灵牌放入国安寺,受京城香火供奉。除此之外,听说郡主还认了个出生在上京的女子作义女,此番回来,也有陪伴义女的意思。”
余皇后向她投去赞许的眼神,不过也捕抓了她话里的字眼。
“义女?什么来头?”
宫女福了福身子,接着道:“是安国公府前些日子自戕大姑娘的孪生妹妹。”
听到这,余皇后皱了皱眉:“晦气!”
安国公府吊死的林梦月,她也有所耳闻,前些日子三公主还来她这儿哭呢。
提及林梦月,这个恬不知耻的女人,竟然在她的公主府里跟三个男人白日宣淫,搞得她都不想回公主府住了!
这恬不知耻的女人,合该吊死,死了才清净。
只是嘉陵郡主认谁做义女不好,偏偏认林梦月的孪生妹妹?
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林梦月都烂成这样,跟她一个肚子里出来的孪生妹妹又能是什么好东西?
这不,林梦月刚死,这孪生妹妹就把这么多年没回过京城的嘉陵郡主撺掇来了。
见微给皇后整理好衣服上的褶皱,有些诧异:“安国公府大姑娘什么时候有了孪生妹妹?”
余皇后摇着头解释。
“你有所不知,当年安国公夫人怀孕,肚子大的出奇,诊脉的太医也判断她怀的是双子,本来大家都以为她一胎是龙凤胎,谁知临盆了生下两个姑娘,其中之一据说还病死了。”
“而后来,有传出是送回金陵老家生养去了。”
见微恍然大悟。
“罢了,不管如何,咱们先准备着,见见这个嘉陵郡主跟她的义女。”
……
朱雀街上熙熙攘攘,那日刑部粗暴的抓朝廷钦犯并没有给百姓们留下阴影。
或者说,比起油盐酱醋茶,这些阴影根本不值一提。
“贵人,您的烧饼!”
丁小六手脚麻利的把一盆烧饼放在一个清贵男人的面前,手脚麻利换下空了的茶壶。
做完这些,他回后厨才松了口气,心说贵人发冠上的一颗宝石就够买下自家的铺子了。
这么大富大贵的人,也来吃烧饼?
桌上,青锋把饼推向越辞:“尝尝,这就是小人常说的烧饼店!”
越辞也不嫌弃,随手拿起一张。
这时,邻桌的客人吆喝:“丁小六,今儿为何没有故事了,咱们还想听一听云家嫡子云申澜的故事呢!”
听见熟悉的字眼,越辞抬眸,连带着犀利的剑眉一挑。
只见丁小六甩着汗巾出来,找了张凳子一坐,张嘴便是口若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