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事可成,青楼密会
这古代,人员流动性不大,平常陌生面孔少。
就比如农村,村口来一条流浪狗,全村人都知道。
灵宝县作为弘农郡的治所,城墙方圆十里,人口数万。
贾诩的临时住所就在县城东门旁边的一个胡同里。
经过个把月的潜伏,贾府周边吕布眼线已经撤离。
出于谨慎,贾诩一直没有和李傕那边联系。
但现在时机已到了。
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贾诩从吕布府衙走出来,先回了一趟家,收拾了一下就出了门。
贾诩府里没啥佣人。
平常卫生,也就叫军营的侍从稍微打理一下。
这些都和贾诩平常性格为人有关,从不用外人。
当然,主要还是见不得人的秘密太多。
贾诩一身白衣,外面披了件羊皮袄,手里又拿着白羽扇。
他带着一丝火热,与胡车儿出门左拐几步远就到了东市。
此时已晚,城门大街上几乎没什么人。
只有东市繁华喧嚣起来,因为这里是娱乐一条街。
勾栏都点起了灯笼,姑娘们也上班了。
青楼好,青楼妙,青楼呱呱叫。
这是好地方,人鱼混杂,方便见陌生人。
东市有很多青楼勾栏,最出名的叫“一德楼”。
这一德楼,贾诩陪同吕布等人,来过多次了。
起初看到这个名字,贾诩还在纳闷,“一德”给青楼取名字啥意思,还不如叫“一日”还直接些。
后来看到一德楼大门口的对联才明白了,原来是取名于《尚书·咸有一德》。
一德楼大门口柱子上雕刻着一副对联:
汝德惟一,动罔不吉。
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大概意思就是你的品德要纯,行动起来就无不吉利;
要始终如一而不间断,这样就能日日更新。
弘农杨氏历代以《尚书》治学出名,连弘农郡的青楼都附庸风雅了。
啧啧,还日日更新,人才啊。
贾诩一边感叹,一边大摇大摆地走进一德楼。
老鸨远远就看到了贾诩,眼前一亮,立即朝茶保使了个眼色,然后抖了抖胸,扭着水蛇腰走了过来,拉住贾诩的胳膊,娇娇滴滴道:
“哎呦,奴家还以为是谁呢,风度翩翩的,原来是贾老爷来了。”
贾诩前世跑船,世界各地酒吧夜总会都去过,在这种场面,如鱼得水。
这老鸨也不知道用的啥香水,太刺鼻了。
老鸨姓杨,灵宝本地口音,三十几岁的样子,退役歌姬。
贾诩忍住打喷嚏,用白羽扇扇了点清新空气,微笑道:“杨嬷嬷,渺渺姑娘可有空当?”
渺渺是一德楼的头牌,长相清秀,弹琴为一绝。
贾诩见过她几次,贾诩剽窃前世名曲后,她就夹道欢迎,二人感觉挺投缘。
日久生情嘛,混生不如混熟不是。
杨嬷嬷虽有了些白发,但岁月这把杀猪刀还没抹去她年轻时候的底子。
远看妩媚动人,近看满脸眼角纹。
杨嬷嬷拉住贾诩的胳膊,有意无意的用高耸触碰,低声笑道:
“贾爷,渺渺姑娘芳名远播,哪有空当的说法。别人问,奴家肯定说没有,你问,那必须有空当的。只是。。”
这话很熟悉,客人听着舒服,好像自己多么重要似的。
但前面都是废话,关键是“只是”后面的话。
贾诩一副很懂的样子,“只是啥,有屁快放,是不是要加钱?”
杨嬷嬷看起来不想当婊子,想立个牌坊:“贾爷,奴家哪里敢跟你加钱。只是渺渺姑娘正在陪客人,你估摸着要等一会。”
“那要等多久?”
“那客人才来,估摸着要半个时辰。”杨嬷嬷说完,抛了个媚眼,“贾爷,你懂得。”
“我懂,是不是他们还可能加钟?”
杨嬷嬷把脸差不多都贴到贾诩耳朵上了,悄悄说道:
“那要渺渺姑娘的人很奇怪,奴家瞧她多半是雌的。应该不用加钟,贾爷,你等不等?”
老子等个毛,我又不是专门来找姑娘的。
这嬷嬷提到这个奇怪客人假扮男装倒是有点意思,挺奇怪的。
贾诩有正事,也没空去八卦,便说道:“既然渺渺姑娘没空,你就安排个清倌人来作陪,我很急。”
贾诩的“我很急”显然让杨嬷嬷误会了。
她不禁低头看了一眼贾诩的下面。
下面很平坦,不像很急的样子。
杨嬷嬷拉着贾诩朝楼上走去,笑道:“贾爷,你放心,奴家这就跟你安排。只是最近这兵荒马乱的,淸倌儿可不好找。”
杨嬷嬷说完,伸出了五个手指头,五百钱的意思。
这老家伙,提前说价格,还怕老子吃霸王餐。
贾诩也不点破,爽快道:“就按照市价来。”
杨嬷嬷记得贾诩陪同吕布等人来过,有权有势阶层,她得罪不起,又不想赔本,闻言这位爷不是白嫖,满心欢喜。
杨嬷嬷笑的眼睛弯弯,眯起来都看不见了,朝龟公嚷道:“有请贾爷到二楼甲字二号房。”
然后轻声问:“贾爷,还要其他姑娘暖床么?”
贾诩看了一眼胡车儿,这小子正是血气方刚之年,笑道:“除了清倌人,再点个丰腴的红倌人,多开个房间,上一些酒水过来。”
清倌人是指待价而沽的处子。
红倌人是指卖艺卖身的妓。
娼、妓还是有区别的,古代妓是有才艺的,娼就是纯武斗。
“好咧,贾爷,你稍等片刻,保管你满意。”
胡车儿看嬷嬷屁颠屁颠的退步关门离开,低声道:“先生,我发现有人跟踪我们。”
贾诩也不以为意,这个把月,经常有人盯他,问道:“是吕布的人吗?”
“不像。吕布盯梢的人就那么几个,我都记住了。”
胡车儿看起来傻大个,其实心思细腻,贾诩才非常信任他护卫。
贾诩思考片刻,觉得这青楼人来人往,和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