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太嚣张了
“就算往外说,也别说这是我告诉你的。”
那个小二紧张兮兮地说道。
霍舒耘一听到这件事情,脸色就变得极其沉重。
并不像小二想象当中的,有震撼,惊讶之类的标题。
毕竟寻常人一听到这个消息,肯定第一反应就是震撼。
不会像霍舒耘和贺闫这样,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霍舒耘的表情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最不想发生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之前霍舒耘就害怕那个村子里面的村民,会遭遇不测。
因为她在和贺闫推测的时候,都觉得村民们被灭口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想法,霍舒耘还是希望那些村民能够安然无恙。
但是很可惜,世上的事情并不会全部都按照霍舒耘的想法和意愿进行。
此时,霍舒耘再一次浑身战栗,寒毛直竖,心里不住的后怕。
自己和贺闫能够从那群人的手中逃出升天,是多么的不容易。
霍舒耘有些悲伤的问道:
“你知道那个村子里,大概有多少户人家吗?”
“具体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少说也有百八十人吧。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村子,人
数总不可能太少。
我听说那个村子不仅偏僻,而且住在那里的,大多数都不是祖上三代都在此居住的。
而是十多年前,由于外地闹灾,一路逃难过来定居于此的。当时那里还不是一个村子,只是一片荒地罢了。
但是那些逃难过来的人,因为没有地方居住,自己的老家也被洪水,泥石流什么的给淹了。
他们不愿意回去,所以县衙就额外开恩,让他们开辟荒地,把他们收编为本县城的人口。
那活杀人如麻的土匪,估计也是特意选的这个村子。
因为这个村子里面的大多数人,在这个地方没有根据,亲朋好友也没有多少,基本上只是一个村子里面的人抱团而已。
只要把村子里面的人都给解决了,外面的人也不会发现他们是冒充的。
谁让这个村子里面的人,跟外界的联系很少呢。
而且因为他们是外地来的,本县城其他村子里面的人,也不爱跟这群外地人通亲联姻。
他们在本地没有亲戚,就算个月甚至小半年,不跟自己的亲戚联络,他们的亲戚也不会发现他们出事情了。”
小二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语气也非常惋惜。
毕竟这涉
及到好多条人命,他又不好用那种聊八卦的语气去跟霍舒耘江说。
而且这种事情,想想都觉得自己后背发麻。
谁知道那些人晚上安安生生地在家里面睡一觉,结果半夜就被人摸进家里面,给割了喉咙。
人生真是无常啊,前一天说不定还在地里面干活,想着今天秋天,能够收多少粮食。
还准备在收了粮食,赚了银子之后,给家里的一家老小割点儿肉补一补呢。
结果转眼间,就成了别人的刀下亡魂了。
如果不是有人无意间发生了这件事情,并且上报给县衙。
说不定那些死去的人,十年八年后都无处申冤。
外界的那些人,估计还以为这些土匪,就是原本的村子里的住户呢。
那些土匪会顶替村子里面正常村民的原有户籍,改名换姓,继续作恶多端。
一边儿杀人如麻,一边儿继续伪装自己,这才是最可怕的。
“你那个朋友的邻居,没有跟你说县衙接下来准备怎么办嘛?
这可是一件大案呀,整个村子的人都被灭口了,这要是不把那些土匪抓捕归案,就地正法。
那些王死之人要如何安息,难道还任由那些土匪逍遥法外吗?
”
霍舒耘也不记得这小二那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什么姑婆的闺女的邻居,只好通通简称为朋友的邻居。
这样的案子如果放在现代,肯定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立刻成立联合专案组,发动数百上千的人马进行全面逮捕。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种事情也只可能在如此偏僻的古代农村发生。
毕竟古代地势崎岖险峻,道路阻塞,村与村之间的交流都不太便利。
连户籍政策都不是很完整安全,肆意冒充他人的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这群土匪才想着洗劫一个村子,给自己安一个清白的身份。
然后,在这个清白的罩子下面继续犯案。
小二听到霍舒耘这么问,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之情,然后对霍舒耘说道:
“客官,你看你这话说的,你这问的都是县衙里面,那些大人们才知道的事情。
我一个升斗小民,怎么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呢?刚才我跟你说的那些事情,还是我偷偷从朋友那里打听到的。
那些大人怎么可能,把这么机密的抓捕事宜,告诉其外人呢?
县衙也怕外面这些人里面,有那些土匪的奸细呀,所以这种事情肯定是捂得
不能再严实了。
除非什么时候,他们把那群人给抓到了,这件事情才会对外公开,要不然咱们不可能提前知道。”
也是,霍舒耘仔细一想,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
所以,霍舒耘也不对着这件事情刨根问底了。
只希望这个县令大人,能够认真负责一点,争取把那些坏人全部抓捕归案,还王思之人一个公道。
虽然现在不能让那些村民死而复生,但是一命换一命总是要的。
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坐在霍舒耘和贺闫旁边桌子上吃饭的李大哥那些人都是也听到了这个小二刚才说的话,
当小二离开以后,李大哥和尚队里面的那些兄弟。纷纷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说道。
“乖乖,幸亏咱们那天晚上逃命,逃的及时,要不然咱们可就……”
因为接下来还要赶路,那个人不愿意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但是他的未尽之言,想必大家都明白。
无外乎就是跟之前的那些村民,一个下场罢了。
他们这次出来进货,如果不是贺闫和霍舒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