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太子的短板
众人在对刘昕打量的时候,人家却做着自己分内之事,建安帝入口的东西他都会先尝一口,等一盏茶后,才亲自递给建安帝,单凭这份细心和胆量在场的众人无人能及。
建安帝登基以来,经历过数之不尽的遇刺,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说起来也算是天佑南诏。
此时有人禀报,太子嫁到。
顾兰若嘴角上扬,前世太子之所以能落败,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内宅不宁,太子妃霍氏和太子侧妃梅氏水火不容。两人的恩怨还要从选太子妃开始。霍氏是长平侯的独女,梅氏是每家的庶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谁轻谁重。偏偏长平侯府开始走下坡路,而梅家正的盛宠,太子本想娶没家的次女为太子妃,梅家不知用什么条件,让太子改变主意变成梅家庶女。
南诏国嫡庶等级严重,霍氏本以为旗开得胜,谁料到太子娶正妃那日侧妃梅氏也进门。
问题来了,太子当晚本应该歇在太子妃霍氏房中,却鬼迷心窍去了梅氏那里,自此之后,太子妃霍氏和太子侧妃梅氏水火不容。
前世,厉天佑最后也是利用太子后宅不宁的事情,将他拉
下马。
不过,太子也算是报应,太子妃霍氏郁郁而终,而太子与梅氏日日笙歌,指望梅家能在关键的时候帮他一把,却没想到梅氏不过是梅家的幌子,梅家早已投靠三皇子。
程家的事情刚过,惠妃还在禁足,太子看似没有受到牵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建安帝对太子的疏远。
皇后笑着打圆场:“你这孩子,真是该打,没规矩,让你父皇等你。”说话的语气没有半分责备,在众人看来这才是一国之母该有的气度。
太子厉玄奕行礼告罪,身后的太子妃和侧妃也跟着跪下。建安帝不耐烦的抬手,小太监又吩咐人加椅子,一阵忙乱后,歌舞开始表演。
八公主一直和顾兰若挤在一张桌子上,她小声道:“看太子哥哥的脸色,两人肯定又吵架。”她充当小喇叭和顾兰若咬耳朵:“你是不知道,太子哥哥太过偏心,上次太子妃嫂嫂流产,太子哥哥非但没有关怀,还怪嫂嫂没有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太子妃嫂嫂气不过进宫向惠妃娘娘抱怨,娘娘居然也帮着太子哥哥教训嫂嫂,后来嫂嫂才知道是太子侧妃梅氏在太子面前嚼
舌根说嫂嫂不想要这个孩子,故意出门跌倒。自此后,两人五天一大吵三天一小吵,太子府永无宁日。”
八公主偷偷的扫了四周一眼,低笑道:“听说太子妃嫂嫂发狠,将梅氏院子里砸了个稀巴烂,床都砸出一个洞。”
前世,顾兰若只听说两人吵架,没想到霍氏还是个有脾气的人,若是能有几分谋略,梅氏肯定不是她的对手,可惜啊。
皇后像是没看到太子妃一般,拉着太子侧妃梅氏,嘘寒问暖:“路上可冷,快坐下暖暖。”
梅氏乖巧的坐在皇后身边,道:“谢皇后娘娘关心,不冷。”
太子妃像是个透明人,坐在边上插不上话,又是一阵抱怨。
顾兰若无声的叹息,皇后这招太阴损,表面上调和,其实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八公主似乎对梅氏很不喜,撇着嘴道:“别看梅氏长得不怎样,却是个有心计的人,看她将太子哥哥迷的团团转就知道她是个妖精,对了听说梅氏和秦家二少爷青梅竹马,本应该嫁给秦二少,谁知怎么就嫁给太子哥哥。”
梅氏似乎感受到她们的眼神,目光看向两人。八公主毫不避讳的
瞪回去,一边说一边和顾兰若说梅氏的风流史。
“也不知道梅氏有什么本事,一个两个都被她迷惑。听说秦家二少爷足智多谋,怎么就没识破梅氏的阴谋诡计……”八公主小声的嘀咕。
顾兰若没想到梅氏和秦家二房也有联系,怪不得刚才看自己的眼神带着冷意。不过她既然嫁给太子,难道……
顾兰若猛地想起来,太子落败后,梅氏便与太子和离回到梅家,听说半年后便再次嫁人,难道是秦家二少爷?
这个想法让顾兰若醍醐灌顶,前世解不开的疙瘩,现在突然什么都明白。
难怪厉天佑在与太子撕破脸后,从太子内宅入手,不单单是因为梅家是她的人,还因为梅氏与秦家又千丝万缕的联系,想到顾兰盺和秦盼儿,顾兰若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这么早厉天佑便收服秦家和梅家。
顾兰若有些不淡定,目光在梅氏和秦啸身上打转,秦啸肯定知晓秦庭和梅氏的关系,她现在想想就觉得恶心,为了巩固地位,将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男人的床,这份隐忍还真符合秦庭的风格。
顾兰若越过两人看向更高处的秦英墨,他
比自己想象中要年轻,身姿挺拔,脸上总是带着和煦的笑,与以往那些冷面将军不同,他看起来更像文官。
顾兰若嘴角含笑,盘算如何才能将对方一网打尽。
她脑海中闪过她们的名字,目光又落在建安帝身边的人,有时候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反倒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秦英墨、秦凯、秦啸、梅氏、厉天佑、顾兰盺、秦盼儿还有唯恐不乱的皇后,她们都希望自己死。她偏偏就坐在他们眼前碍眼。
顾兰若的心思不在宴会上,可别人不同,正如顾兰若所想,今日来的都是世家的青年才俊,特别是秦家的两兄弟,刚被皇上夸赞过,自然成为今晚所有人的目标。
秦凯已经成婚,正妻是安阳侯的嫡女高淑梅,故而,秦家还未成亲的秦庭和秦啸变成了众人大厅的人选。
秦老夫人被众多女眷围坐,脸上带着得体的笑,不耐其烦的回答众人的问题。眉眼间染着得意。
人家确实有得意的资本,秦家的子孙确实都是人中龙凤,比几位皇子毫不逊色。
顾兰若淡然的喝茶,突然感觉到一道冷光扫过,抬头正好对上秦庭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