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狗市见闻(今天三更,求追读)
第76章狗市见闻(今天三更,求追读)
韩立得到了对方的同意,非常爽快的从背篓里面拿出来五斤大米完成了交易。
由于刀鞘已经破烂的不能用了,韩立暂时把刀别到了后腰,然后用衣服盖住。
随后又从其他的摊位上换了点芝麻、花生、玉米面,这才从巷子中离开。
不是他不想补充一下免费的物资,而是人家的仓库根本没在这里。
他没有时间在县城吊着这事,所以他出来以后就直往城北小树林那边去了。
韩立一路急行来到了小树林,这里倒是没有人收费,
不过确确的来说应该算是个狗市,大多数都是把家里面养的狗拿过来换东西。
顶多有点鸡蛋、山货之类的东西,卖的价格也比公家那边贵上一点。
这年头不敢说卖,你要是看中了拿东西换,就算是拿钱交易那也是私底下进行。
在这嘎达养不养得起另说,但是不喜欢狗的家庭还真不多。
特别是在县城下面的村里,家里面要是有一条狗有时候真能救命。
可能是因为以上这几种原因,让这里的人看上去很多。
卖狗的、交流经验的、成群非常的热闹。
韩立转悠了一圈才发现没有自己合眼缘的狗,这里大多数都是奶狗娃子。
剩下的就是成年犬,本地大部分都是东北猎犬,俗称东北大笨狗。
这种狗的脑袋宽阔,非常清晰但不夸张。
耳朵适中垂耳,适度贴近头部,与脑袋的比例协调。
东北大笨狗的身强体壮,战斗力比亚洲野狼还要强悍。
它们体型比较宽大,肩高一般都会超过50工分,喂养得当的话长个百十来斤很轻松。
对待主人很忠诚、憨厚老实、适应能力极强。
这种大笨狗的抗冻能力相当突出,裸身就能睡在零下230度的野外。
稍微的训练一下就一只非常好的护卫犬、伴侣犬,但是也仅限于这样。
想要带着它们进山打围(打猎),就需要更加认真的训练。
不要听这些老乡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眼前的这些狗还真不一定能进山打围。
进山打围需要那种经过认真训练的狗,最少要带着进山里混上一季。
学到相应的狩猎技巧,并且在最后还成功活下来才算勉强合格。
但是这种能进山打围的狗跟大部分人一样,能力越大、脾气也就越大。
它们的脾气不但更加的凶猛有个性,对自己主人也更加的忠诚。
要是换个人半路接手,想要跟自己磨合好就会变的非常困难,弄不好还会伤害到自身。
虽然韩立有初级御兽术,但是目前仅限于操控一些麻雀、小鸟、兔子之类的小型动物。
对体型稍微大一点的动物,也仅仅是在不伤害它们的前提下降低对方的敌意。
韩立可以买下两条未知的狗,并且有把握不让它们咬到自己。
但是周围的邻居呢?村里的村民呢?伤到别人这是一件麻烦事。
自己就算跟村民相处的再好,出了事他也只能算是外人。
有这个精力他还不如寻找两只三四个月的小狗,既省心还能亲自培养。
就在韩立考虑要不要买两只奶狗娃子的时候,他看到远处一个大爷背着半鼓的麻袋,神情有点紧张的样子。
他那副神情好像在告诉别人说自己有好东西,但是韩立不着急上前。
因为他的样子跟口音都不行,一听就真的不是本地人。
有在上河村的经历,韩立估摸着这些老乡也不会相信他们这些知青。
所以他在逗着小狗的时候,用眼睛的余光注视着那位老大爷。
这个市场上眼睛好使的人很多,没一会就有一个大叔过去说话。
然后韩立看到他们走到一旁说了几句话,然后大叔就给大爷掏钱。
大爷接过钱后从麻袋里面拎出一条猪肉,这可让韩立惊讶坏了。
虽然他经常吃肉,但是猪肉他真的好长时间没吃到了。
那位大叔把肉装到布兜里面,转身就离开了现场。
大爷可能完成了一单交易心情松散了一点,韩立借机询问了一下。
原来大爷在山上捡柴火,刚好碰到一只野猪从山崖上摔到他前面死了。
被来打算上交给大队的,可是他家的大儿媳就快要生孩子了。
这才跟几个儿子把猪给分割掉,分开来到县城换点东西。
韩立听完以后认真的看了这位大爷一眼,心想他一定是天选之子。
要不然这比守株待兔还扯淡的事情他能碰上?不过猪肉真好、真馋人。
韩立用两包红糖换了四条猪肉,因为谁也没有秤,彼此都是彼此互相掂量一下重量。
他估摸着一条最少有2斤,也就是说他换到了八斤多肉。
但是他的红糖差不多也是这个斤数,所以谁也不沾谁便宜。
换完以后,韩立甩开两条大长腿就走了。
到没人的地方以后,四条猪肉中的三条被分解后收了起来。
剩下的一条肉放到背篓的最下面,上面有玉米面掩盖。
随后韩立来到供销社,买了点饼干和鸡蛋糕。
转身出门来到供销社附属的生产资料公司买塑料布,结果这玩意需要票。
当韩立有点失望的出来以后,他身后紧接着就跟出来一个人。
拉着韩立在一旁小声的嘟囔了一会,两个人就达成了交易。
韩立为此多出了一块钱的劳务费,成功的买到一大卷塑料布。
现在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是时候去国营饭店犒劳自己一下了。
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韩立就赶紧往饭店走去。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国营饭店非常豪横,吃饭的时间就那么几个点。
去早了人家不卖给你,要是去晚了的话更惨。
大厨跟服务员坐着唠嗑也不会理你一下,要是敢冲着他们嚷嚷弄不好还会挨打。
韩立赶到的时候刚好过了用饭高峰期,看了看菜盘上面竟然写着有豆角猪肉水饺。
“一份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