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养成
魔都,嘉兴路,红绿灯拐角处。
烈日当空,街道却显得异常寂寥,树叶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
偶尔掠过的一阵风,细弱而短暂,未及感受其凉意,便消散在蒸腾的热气之中。
陆远和赵小丁穿着短衣短裤,蹲在商铺的檐下,注视着空荡荡的街道。
赵小丁,国内公认的摄影大师。
也是陆远北电摄影系的学长,他这次为拍摄《超时空同居》专门请来的摄影指导。
北电摄影系人才济济,除了赵小丁外,还有赵非,不过这人目前被宁昊拉着拍《黄金大劫案》。
赵小丁是运动员出身,意外与摄影结缘,进而选择报考北电摄影系。
2000年,与张一谋首次合作,拍摄了申奥宣传片,随后担任《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电影的摄影师。
基本上可以说,他是张一谋的御用摄影。
“老大,赵老师,冰棍。”
文木野咧着嘴跑过来,前额见汗,眼镜半掉,悬于鼻梁。
“谢谢。”
“撕啦~”
赵小丁撕开包装,润白色的冰棍儿,一遇热气就腾起层层白霜。
“嚯!”
他咬了下,一口老牙,被冻的要离家出走。
望着手里的冰棍,他乐不可支。
“还记得年轻那会儿,不少人骑着自行车,后座驮着个保温箱,上面盖着小白棉被,在各大胡同里串。
每次小孩儿放学,只要听见吆喝声,就撒腿往家跑,央求父母给一毛钱,去买两根冰棍。”
陆远用舌头卷巴着冰棍,接过话茬:“是不是有杨梅、桔子、酸梅等口味?”
“对对对,你也知道?”
“我当时还小,大概四五岁,缠着我妈要吃冰棍,我妈一般只买两,我和我姐一人一根,
我那会儿嘴馋,一根完全不够塞牙缝的,去我妈面前打滚,我妈就说全看我的表现,听话,就再买一个。
后来我才明白过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因为我妈每次都会说同一句话。”
“说什么?”
“听话,下次再买”
“哈哈,倒是有趣。”赵小丁笑出声。
半根冰棍下肚,陆远起身,站在斑马线处,来回徘徊。
“师兄,就在这个交界点,我需要全景,街上川流不息。
谷小焦和陆铭发现周围的世界时间倒流,看见门框玻璃上的彼此。
于是奔跑,在拐角处深情对视,一边是1991年的老旧街景,一边是2011年的现代风貌。
紧接着时空隧道消失,谷小焦的世界,包括她自己,化作粉尘,随风而去。”
赵小丁认真聆听,脑海里快速构建着陆远所描述的画面。
摄影一如水,导演犹如一口缸,摄影师要柔软可变,去适应各种不同的形状,因片而异,尽最大可能地去配合每一任导演,完成他们的所形所想。
赵小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個地方,我觉得”
“刷刷刷~”
文木野则苦逼地捧着个本子记录文字分镜,等回去还得加班画出分镜头。
执行导演,分镜师,摄影
身兼数职,明明才26岁,却有种人到中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jio。
“唉,命苦啊。”
他望着陆远,想起对方画的饼,默默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框,给自己打气。
执行导演,能否摘掉“执行”二字,取决于这部戏。
老大讲过,他不会一直当导演,希望他尽快成长起来。
“木野,别发呆,赶紧记下来。“
“在记着呢,赵老师。”
陆远带着团队来到魔都,入驻酒店,首先安排七天的剧本围读。
与此同时,他还得和赵小丁就分镜头进行最后协商。
毕竟术业有专攻,绝大部分导演在画面上,都非常依赖摄影师,所以在设计镜头阶段,会大量参考摄影师的意见。
分镜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也叫分镜师。
国内一般只有大导演的片子才会花钱请分镜师,投资小的片子,导演会画就导演画,导演不会画就让摄影代劳,也有干脆不画的。
比如徐克就十分重视分镜头。
这么多年来,始终保留手绘镜头的习惯,灵感来了画上几笔,《龙门飞甲》的手绘镜头都是无一例外地华丽漂亮。
当然,也有不画的,比如王家卫,墨镜一戴,谁都不爱,就三个字,给爷拍。
御用摄影师杜可锋表示:分镜头是啥玩意,拍《花样年华》时,这吊毛连剧本都不给,让他阅读文学著作,再放几段音乐,之后要求他根据自己对文学与音乐的“概念”去呈现镜头。
他妈的,神经病啊。
酒店,剧本围读室。
休息的时候,刘欣悠懒洋洋地趴下,脸颊贴着桌面。
“施施,假如真的能够回到二十年前,你有什么想做的吗?”
“二十年嗯我才四岁,好像什么都干不了欸,没手机,没电脑,还得早起上学。”
刘施施翻着剧本,仔细想了想,一脸抗拒。
“算了,就这样吧,现在挺好的,啥都不缺,不需要回去。”
刘欣悠怒其不争:“不是让你回到小时候,而是现在的你回到二十年前。”
“现在的我?”刘施施单手托腮,歪着头,抿嘴笑道:“那好呀,我要去找陆远。”
“找陆老师干什么?”
刘欣悠很奇怪:“他那会儿也就六岁左右,难不成你要冲到他面前自我介绍,说你是他未来的女朋友。
那不是和剧本里的陆铭一样,成了变态女流氓嘛。”
“不然呢?”
“要是我的话,就利用自己对未来的了解,赚钱买房,或者买股票,阿里,腾讯,百度,然后当个富婆,玩老公养成计划。”
“咦,养成?”
“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