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他们更像亲兄妹
蔓荆紫?
傅华容先是顿了一下,诧异地看向傅嘉吟,怎么好好的,提起蔓荆紫。
"先见蔓荆紫一面再说,有些事情,我要查清楚。"
傅嘉吟并非多说,等她先摸清楚苏棠梨的身份,这个乡下来的妹妹,绝对不简单。
远不止她查到的这些,对了,她记得,有线报说,傅休辞可是带着苏棠梨去池家做客过。
池昭昭可是爱慕二哥哥,上回来傅家做客的时候,她就看出来了。
那二哥哥对棠梨这般爱护,池昭昭还不得找苏棠梨的麻烦。
一个人的本事,不就是在麻烦中显露出来的?
所以池昭昭肯定对苏棠梨有更多的了解,那她就要写封信给池昭昭。
心中想着,忽然听着一声少主,顿了一下,果然是见傅休辞穿着华服走来。
这还是特意盛装打扮过了,他果然是在意这个乡下来的堂妹,远胜过她们嫡亲的妹妹。
有这个感受的,还有傅华容,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嫉妒,还是仅仅的厌恶。
"哼,不得不说,这个乡下粗野女子的手段,还是很厉害的,这才多久,就让傅休辞如此真心待她。"
说着,就见傅休辞和苏棠梨站在一起,看着他们的脸,嘲讽道,"
也是,这么一瞧,可不是兄妹,可比我们两个嫡亲的妹妹,更像是亲兄妹。"
傅嘉吟听着,只是轻轻蹙眉,也并未太在意,原本她也没有想要傅休辞的兄妹情。
既然不想要,那他给谁,她又怎么会在意?
便就这样静静地站着,看他们兄妹情深,祖孙情深,再是夫妻情深,耳边还听着傅华容的讥讽。
一场隆重的认祖归宗,也就这样结束,他们是这样散了,但苏棠梨他们那边却不是。
"可是累坏了?"
傅休辞瞧着苏棠梨的额头上还有汗水,就和她说,"认亲并非小事,所以这礼也就重了些。"
白屹洵是见苏棠梨走路的姿势不对,就伸手扶着她的胳膊,温声说,"刚刚跪了小半个时辰,回去敷敷膝盖。"
"没事,我也就跪安上香而已。",苏棠梨笑着摇头,就是听着祖训,听了大半个时辰,确实是有些累。
不过也没有这么娇贵啦,但饿是真的。
这不,早过了午膳的时辰,可她还没有吃过午膳呢。
"走吧,咱们用膳去。",傅休辞顿时笑着说,"去你们的竹园瞧瞧。"
苏棠梨笑着点头,却是回头看了一眼在和族老们说话的老侯爷,一旁还站着
老夫人。
只是轻轻拧眉,知道老侯爷是要和这些族老们一起用膳了。
就和傅休辞,白屹洵一起朝着竹园去,刚刚走进去,入目就是青翠的竹子,竹子上还养着鸟儿,叽叽喳喳的,反而十分悦耳。
再走进去,就是碧池,里面养着半池子的锦鲤,苏棠梨哇了一声,瞧着碧池里红彤彤的小锦鲤,很是喜欢。
再抬头看着小花园,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还有一个不小的梅林,一旁还有小喷池,再者就是华美的房屋。
苏棠梨再哇了两声,难怪老侯爷说把这个院子给她,其他人都不舍得,这院子果然是好啊。
"这个院子,离我的院子不算远,从这里绕个长走廊,再朝着后花园往前走,就是我的院子。"
傅休辞见确实有下人在收拾院子,就带着苏棠梨和白屹洵绕着院子走了一圈,才跟着他们介绍。
"同我的院子差不多大小,有一个主院子,总共有二十三间屋子,左右围着两个小院子,这是下人住的。"
苏棠梨瞧着这么大的院子,再感叹了一声,推开主卧室,一眼看去,有四个大窗户 ,都放着花盆,有海棠花和牡丹。
再是楠木桌椅,桌面上还放着冒着热气
的茶壶,和四碟子点心,再是瓜果。
一旁就是架子,上面摆放着花盆瓷器,再往后就是书架,放着满满的书,旁边就是书案,摆放着整整齐齐的笔墨纸砚。
再往里面走,就是屏风,上面绣着金丝孔雀,苏棠梨一眼就被吸引了目光,赞叹了几声。
随后走进去,掀开珠帘,就是一张大床,床褥都整理得干净整洁。
从回来到现在,差不多是一个半时辰,却是能把这个院子,打理得这般漂亮,看来老侯爷的威望果然是高。
现在都不敢怠慢他们了。
"如何,这个院子,你们可喜欢,还需要什么东西,我让人去安排?"
苏棠梨再打量着屋子,目光落在墙面上的两幅画,一幅这是书法,一幅是山水画。
一眼瞧着,就知道是上等佳品。
便笑着看向傅休辞说。"这个院子,我很是喜欢,也没有什么缺少的,就是不知道这个院子里的人,哥哥如何安排的?"
这个倒是
傅休辞想了想,看向苏棠梨和白屹洵说,"要不,我差人去牙行,你们挑几个丫鬟婆子?"
"不用。"
苏棠梨不假思索摇头,坐下来,吃着桂花糕,笑着看向傅休辞说,"我跟夫君在
这里住不了一个月的,这些丫鬟婆子买来了,我们也带不走的,所以没有必要培养自己人。"
话落,接过白屹洵倒的茶,喝了一口,见傅休辞在静思,便说出自己的打算,"所以,这个院子的人,只要是哥哥的人就好。"
"毕竟,哥哥的人,也是我们的人嘛,所以待会儿哥哥有空,就把自己的人拨到竹园来,这个院子就交给他们来打理。"
傅休辞听着,看向白屹洵问,"二郎,你的意思呢?我是觉得,你们在傅家,还是要有自己的人,那么首先就从院子里的人开始培养起,这是一个好机会。"
闻言,白屹洵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想了一会儿,才说,"兄长言之有理,我们是要培养自己的人,这也是扩大势力的一个法子。"
话落,他看向苏棠梨,分析说,"如果让兄长派人过来,那也是从兄长的身边派人过来,那兄长身边的人数不就没有变化。"
"可我们自己再培养人,就不同了,即便我们离开了,也有兄长管着他们,这个院子的人,也就是兄长的人。"
"所以,与其让兄长的人,成为这个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