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沈重给他把了把脉,便道:“大爷,你这是胃寒了,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啊,脾胃阳气虚衰,导致胃脘疼痛,我去给你熬碗姜糖水,喝了就不难受了。”
大爷不禁一愣,“姜糖水就能管用了么?”
沈重笑了笑,道:“想不难受,就听我的。”
过一会儿,沈重就从药房端着一碗姜糖水走进来,递给老大爷。
老大爷喝了姜糖水,只感觉胃部涌上一股热气,变得暖暖的,也不痛了。
他感激道:“谢谢你啊医生,你可真是神了,我搁这儿打这么半天针没用,喝完糖水就好了!”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输液起的作用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还得您平时多注意饮食作息啊。”沈重又跟老大爷说了一些该注意的常识。
“谢谢,谢谢,沈医生你人真好,不像其他医生,都冷冰冰的。”老大爷发自内心由衷感谢,这胃病折腾他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每次来医院就干输液,过程中还得苦熬着胃痛,哪像沈医生这么实在,还那么关心你。
【叮,获得声望10点】
沈重一愣,随即脸色微喜,原来这治病也能获得声望啊。
“沈医生,沈医生,你也帮我们看看吧,我这也难受啊……”旁边床上病人见了,不禁开口求道。
“好,没问题!”沈重哪有拒绝的道理,早知道治病能刷声望点,他不早就跑来了么。
“你这是肠道炎,现在正是肝气乘脾、瘀阻肠络,我给你扎两针,再开副药,喝两周就行。”
“这是类风湿啊,得内服外用,这样,我给你配一副膏药……”
旁边同事小李都看懵了,这小沈医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牛了啊,也不看病历表,光把把脉就知道病人啥状况了。
最主要他还自作主张把病人给治了,那不是违规么?
不一会儿,在沈重的一番诊治下,内科病房里的几个病人都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不复之前的虚弱样子,中气十足地要求道:
“我要出院!”
“啥,,你们都不打针了?”小李结结巴巴的道。
“打什么针,有沈医生的药就够了……哎哟,可真是舒坦啊,早知道医院里有这么一个好医生,我还输液干嘛,遭这份罪!”老大爷颇为不满。
小李彻底无语了,对沈重道:“你不劝劝他们?”
“劝啥,他们都不需要再打针了,直接办手续出院吧。”沈重刚得了二十声望点,正沉浸在喜悦之中,随口说道。
沈医生都这么说了,这几个病人哪还有什么顾虑,急匆匆就出院去了。
【叮,获得声望5点】
【叮,获得声望5点】
沈重发现了,这老大爷的情绪能量似乎就比其他人要大一些,为他足足贡献了十点,而其他两个病人分别都才五点。
再接触到老爷子那感激的目光,沈重突然有点明白过来了,似乎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激,才能让自己获得声望。
这条件可以说有点苛刻。
但无疑让沈重看到了希望,医院里还有这么多受苦的病人,那都是活脱脱的点数啊!
想到这里,沈重不禁双眼冒光,大手一挥,道:“走,咱去下个病房!”
原本还有些枯燥的查房工作,在沈重眼里立即就变得光明起来,他隐隐感觉自己现在的中医水平已经很高了,要是能再把技能提升一个档次,自己实习期后还用呆什么医院,自己开个医馆那不发了。
“等等,你等等!”小李连忙拉住沈重。
“干嘛?”沈重赶着去赚声望点,此时被阻拦心里有些不爽。
“大哥,我知道你和院长有关系,可你也不能公然违规给病人看病,要让主任知道了,咱们非得吃不了兜着走啊!”小李道。
沈重听了,眉头不禁一皱,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他到现在还没过实习期,压根没资格给病人看病,那是属于严重的违规行为。
不过和院长有关系又是哪一出?
“好吧,我知道了。”沈重想想也对,刚才那三个病人被他治好后就直接出院了,要是再来几出,住院部病房的病人非得跑光不可,到时候追究下来他也不好办。
毕竟对医院来说,病人可不是越少越好啊!
小李见他理解了,才放下心来,他主要怕自己被连带着担责任:“你知道就好了,咱们去下个病房吧。”
结果没想到沈重这厮刚进到下个病房,就放下病历表,又一把搭上旁边病床上病人的手脉。
“大妈,你最近是不是老头痛?”
卧床的中年妇女诧异了,平常这些年轻的大夫进来填填表就走,今天这个似乎格外的热情,这是要给她看看?
住院部的病人因为各种病症住院,但也并不是说住了院就能立即缓解病情带来的痛苦,有时候治疗的过程中身体出现各种自然反应,甚至会更难受。
中年妇女就是这一类,虽然治疗了一周,身体的依旧各种不适。
她点点头道:“是啊,最近些天吃了药,但还是疼得厉害。”
“那我来给您扎几针吧,保证让你头不痛了。”沈重说着就从白大褂里掏出随身携带的针盒。
我去?你老兄不是说好的不搞事么!
小李急了,上来一把拽住沈重。
“诶,你干啥这是,我就是帮病人缓解一下痛苦,不搞其他的事!”沈重无奈道。
“你确定?”小李狐疑地看着他,要是这房病人再都跑了,沈重会不会受罚他不知道,他非得被骂死不可。
“当然了,你就放心吧。”沈重好不容易说服了小李,才展开手来,给病人进行针灸。
中年妇女一开始看到那明晃晃的银针,心里还有点害怕,沈重脸上一直沉稳的样,才让慢慢消除了戒心。
“这还在医院,医生总不能害你什么。”
几针下来,沈重手法娴熟地捻动针尾,对银针轻弹抚动,若有真正的中医高手在这儿,一定会十分吃惊,这是极其高明的针灸手法啊。
针灸之术,自古以来就有传承,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大家孙思邈曾言:
“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
真正学有所成的老中医,只需用一枚银针,便可使病痛见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