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求助援兵
一张小脸被气的通红,好心送他东西,竟然还敢当着她的面挑三拣四的,未免也太过分了些。
“我没说不要,哪有送人的东西,在要回去的道理。”
担心凤锦在去抢,凌墨寒敢忙将暖手袋藏了起来。
“不过,你给我做的这个,怎么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凤锦嘴角不受控制的抽搐了两下,这是没完没了了,她也不装下去了,直接摊牌:“因为只有你的那一个是我做的,剩下的都是云云和绣娘做的。”
说完,就拉过被子蒙在了头上,心中暗暗将凌墨寒狠狠的问候了一遍。
头顶处传来男人的轻笑声,凤锦心中的怒气更甚了些,强力按耐住想要将凌墨寒一脚踹出去的冲动,恶狠狠的警告道:“你在敢笑,就别怪我不客气!”
“我只是高兴,你对我的一番心意,定然会将这暖手袋随身携带着。”
知道凤锦对自己是不同的,凌墨寒嘴角的笑意就没有下去过。
“不过,你上面为何要绣一只小鸡?”
凤锦脸上有黑了,咬牙切齿般从唇齿中挤出几个字来:“那是大雁!”
他是眼瞎了不成,是从那看出来的是只小鸡,那明明
是大雁、大雁。
凌墨寒努力回想着那个图案,怎么也看不出那里是大雁,不过既然凤锦说是大雁,那就当它是大雁也无妨。
“娘子说是什么,那便是什么。”
凤锦嘴角含着笑,显然很满意凌墨寒此刻的表现。
“战事如何了,增派的兵力何时能到?”
以颖中郡如今的兵力,和叛军一战,胜算微乎其微,已经上书请求陛下增派兵力,可这都已经快十日了,是增派的军队现在还未到。
要是在拖延下去,叛军一旦聚集兵力,一起反功而来,又能够抵挡多日。
“陛下派遣三皇子带领十万大军援助颖中郡,可这十万大军的人影都还未见到。“
“三皇子?”
凤锦语气惊呼道,宣文帝真是脑子进水了,竟然派遣三皇子前来。
看来这十万大军,一时半会的是难到了。
“没错,按照时间推算,这个时候,十万大军应该到了才对。”凌墨寒也察觉出其中的不对,看来三皇子是想要借刀杀人。
“那个三皇子一看就不是个好鸟想让他带着军队支援颖中郡,他能不从中作梗,这些都是他故意为之,不得不防啊!”
凤锦不免的担忧起来,看来援兵是指望不上了,还是得另想法子。
“我们还是得出去搬救兵,不能坐以待毙。”
“娘子所言不假,但是……一时间也想不到找谁帮忙援助。”
凤锦脸色沉了沉,思索了片刻,猛然间恍然大悟到:“楚宸翊!”
凌墨寒眸色一暗,瞬间明白凤锦的意思:“你这是要助楚宸翊一把?”
“我助他……你不是早早的就和楚宸翊勾搭到了一起,又何须我去助他,就算是我不提起这事,你也会这般做的不是吗。”
她这也算是成人之美了,省的凌墨寒在为这事烦心,早日胜了那些叛军,这颖中郡的百姓才能得太平,他们也能早日回京城。
“朝堂立储之事,凌家一向是保持公正,娘子你这般公然表明支持靖王,可是让凌家难做。”
立储之事,事关国本,凌家一向对于此事都是置身事外,从不牵扯进朝堂无妄的争斗之中,只求一个明哲保身。
他虽身为帝师,却也从不牵扯立储之事中,即便是与靖王相交之事,也无人知晓。
“现在并不是我们去做选择,而是三皇子逼着我们做选择,三皇子如今视我们为眼中
钉,为了除掉我们,竟然不惜以整个颖中郡的百姓做代价,这样心狠手辣之人,坐上九五至尊之位,我们还能有命吗。”
凤锦可是宫斗剧的强烈爱好者,自然能够猜到楚言希上位之后,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仅仅是为了保命而已。
“也只能如此了。”
凌墨寒做事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扶持靖王上位,连夜便让人千里加急将此处的情况去告知楚宸翊。
……
京城靖王府内,楚宸翊看着手中的密信,脸色沉重,手中用力紧紧的攥着纸张。
陛下让楚言希带十万大军,前往支援凌墨寒,他竟敢擅自拖延时间,延误了军急,置颖中郡以及将士与儿戏。
“靖王殿下,颖中郡已被叛军围堵,颖中危急,我家少将军带着将士誓死守卫颖中,与叛军殊死搏斗,还请靖王殿下告知陛下颖中之事,支援颖中郡。”
“我既然知晓了此事,便断然不会置之不理,我这就进宫向陛下禀明此事,让陛下派遣军队之往颖中。”
“多谢靖王殿下!”
楚宸翊连夜进宫,并没有面见宣文帝,而是转而去见了
太后禀明此事。
“什么!”太后怒声喊道,一股怒气直逼头顶,猛烈的咳嗽了一阵。
“太后怒极伤身,保重凤体啊!”云嬷嬷连忙扶住太后,让宫女拿来凤锦所制作的药丸,急忙让太后含在口中。
“皇祖母喜怒,还请保重身子为上。”
楚宸翊也慌了起来,在这盍宫上下也只有皇祖母一人真心爱护于他。
若是没有皇祖母的庇护,他又怎能平安长大,早就不知死在何处了。
太后服了药后,歇息了片刻才觉得好了许多,微微叹息道:“我早就该制止皇上,不该让楚言希带军前往,竟铸下大错!”
“来人,去请皇上前来。”
“是!”
一刻钟后,宣文帝着急忙慌的赶了过来。
“儿臣参见母后,听闻母后抱恙,母后身子可还有大碍?”
宣文帝一得知太后震怒差点晕厥过去,便撂下所有的事,急急忙忙的赶来。
“无事,我这把老骨头还没那么容易死!”
“母后莫要乱说!”
太后冷哼一声,扶着云嬷嬷的手站起来,移步至宣文帝面前,眸中带着寒意注视着宣文帝,从云嬷嬷手中接过了权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