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83章 大孝子

第83章 大孝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83章 大孝子

第三日辰时三刻,张鹿安睡醒后,洗了把脸,稍微吃了一点干粮,就穿上厚厚的棉衣,来到了漕船的船头。

河浪不高,船舶也不甚颠簸。

这让有心观赏风景的张鹿安心情更加的顺畅。很快张捡和郭小文也已经起床,来到了张鹿安的旁边。

“少爷,看什么呢?大清早的就出来喝西北风啊”张捡很擅长破坏心境。

张鹿安习惯了,懒得理他,照常望向河道的两旁。

根据船家所说的淮河两岸的行政设置,出了洪泽湖之后,一直到霍丘县,都是凤阳府管辖的地界。

先是淮河南岸的泗州盱眙县、再是北岸的泗州州城,过了泗州州城就是五河县,五河县一过,就是凤阳府临淮中都留守司、再往西就是寿州州城,过了寿州州城后就是寿州下辖的霍丘县。

可以说大明的行政设置此时算是比较混乱的,比如原来的设置是省-府、州-县,府州都是直属于省布政司的。但是像凤阳府这种的,反而下辖有州,州再管县,有的州甚至只有一个属县。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机构设置太多,导致冗官不少,加剧了朝廷的的财政压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但是常言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孕育出来的土地一直还算是比较富庶的,除非特别大的洪涝灾害以外,老百姓的生活还算很不错的。

最起码在目前的张鹿安来看,可以看到两岸的老百姓的居所是非常密集的,炊烟袅袅,经常能够看到数十个顽童驱逐打闹,好不热闹。

“前面就快到凤阳城了吧?一路过来看到的泗州城城墙是异常高大的,不知道大明中都的城墙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威武壮观?”郭小文问道。

“凤阳压根就没有城墙……”

“啥?没有城墙?那凤阳府如何防守?”郭小文感到很震惊。

“这个俺也有听说的,凤阳府不建城墙是怕破坏了此地的风水,再说了朝廷在此地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哪里会有不开眼的蟊贼,胆敢来凤阳放肆?”张捡说的很肯定。

“小蟊贼自是不敢来,怕就怕会有滔天巨盗来啊。”张鹿安想着不设防的凤阳城,加上淮河两岸这一路上看到的祥和富庶景象,那对于流民来说,那就是一块巨大的吸引人的肥肉啊,流民军怎么能不眼馋?

说话间船只已经靠岸了,这是最后一次补充水和干粮,再把船上的秽物倒掉,行船之人是非常忌讳直接污染河流的,怕河龙王怪罪的。

过了凤阳后,不需要停寿州,就可以直接把船开到霍丘城西码头。

张鹿安带着张捡和郭小文再次上岸走走,去逛逛大明中都,跟想象的不一样,这里的百姓个个比较富态,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难道是有什么好日子吗?

张鹿安忍不住拉住一个小伙子问道“仁兄,敢问城中所为何事啊,竟然这般热闹?”

“你不知道?外地来的?今天是腊八节,还是朱国正朱总帅母亲的六十大寿,人家家大业大,这样的双喜之日,自然要大办特办。赶紧去朱府门前拜寿哦,过去都有赏钱和红鸡蛋还有寿饼拿哦。”说完小伙子就匆匆离开了。

张鹿安看着郭小文和张捡“要不咱们也去看看?”

“可是少爷,不能耽误太久了,否则影响了开船时间。”张捡说道。

“不错,很有大局观。咱们三个这不是赶上了嘛,也不是在乎什么赏钱和鸡蛋寿饼,就是去贺个喜,看看是否真的是陌生人,人家也会给赏钱。”

两人看看张鹿安,然后就听到前方的鞭炮声越来越多的响起来了。

“呵,真是一个大户”张鹿安感慨道。

但是奇怪的是这里的老百姓好像习以为常,并不是那么羡慕嫉妒恨的表情,那就是也是发自肺腑的高兴。

张鹿安带着张捡和郭小文走到前方,看到不远处,果然有一个朝南的豪华阔气的宅院,上书“朱府”两个鎏金大字。

“想必这里就是朱国正的家”张鹿安说道。

只见门前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鞭炮声声,祝贺的人群来来往往、进进出出。

然后就是三个舞狮、三个舞龙队伍在相对而舞,像是在比赛一样,旁边锣鼓齐鸣,叫好声不断。

然后突然从院门内涌出来一支歌舞队,门童早已经把大门外的人群都外面劝远一点,歌舞队就站在府前的空地上,每个人都穿着一样的衣服,都是紧身衣。从年纪看上去十来岁的到年龄五十多岁的老妇人都有。

只见她们右手捏着两个骨条,左手拿着花鼓,左手的小拇指扣着鼓环,大拇指的虎口处固定着花鼓。

待所有人准备好后,就看到中间领头人一声大喊“嗨”。

然后就是每个人开始双手并用敲动着手里的凤阳花鼓,一开始非常缓慢,然后节奏慢慢的一点点的快起来,超强的节奏感让周边很多百姓忍不住跳了起来。

突然两声“咚、咚”,花鼓停了一下,然后又开始有节奏的打了起来,花鼓手们就开始唱词了:

说凤阳

道凤阳

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

赤龙升天金凤翔

数数天上多少星

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

道凤阳

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

皇恩四季都浩荡

不服徭役不纳粮

淮河两岸喜洋洋

喜洋洋、喜洋洋!嗨嗨。

唱完一遍后,然后附近的老百姓又再次跟着再唱了一遍,真正的全民参与,实在的国泰民安。

张鹿安恍惚了,这歌词跟他那个时代出名的歌词完全不一样,其实稍稍动脑筋的人都会懂得,谁会对自己的龙兴之地不好呢?

再说了那个封建社会里,谁会允许你演唱“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难道朱皇帝是天气预报呢?还是他有气象武器?他一出来,凤阳就开始灾荒?凤阳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

一个在大明范围内不服劳役不纳粮的群体会反对自己的恩人吗?

答案不言自明,无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