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陷害忠良
审问出海寇们真正的可怕实力后,大家都有种汗流浃背的感觉。
海上作战的胜负,甚至与他们的战意士气没有太大关系,只要脚下的战船被击沉或者焚毁,再强悍的武力再精良的兵器都无用武之地。
海寇所拥有的战船,比他们预计之中多了足足一倍啊!
哪怕是让虎翼军主力出击,也未必能讨得了好,更何况他们只是一支初创的水师。
“你们不要只看到贼人的海船数量,要看看我们自己有利之处!”
“纵使他们的船队更多,难道还敢全都派到营江流域来吗?”
“我们可是立于不败之地,主动出击的权力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提前挖出已经被海寇们收买的内奸便可。”
诸人这才反应过来。
对啊!
海船再多又如何?陆地之上,营江两岸,皆是大夏的天下,他们有不知多少大军,弓箭手甚至是大型弩机和投石车。
哪怕他们的船队再强大,只要暴露出了自己的行踪,必定让他们难以逃回海面之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寇们想要突袭内陆,船队规模越大,下场反而越惨!
若是他们青田县在几乎绝对安全的位置,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若是情况不对,把船队和战士全都撤回内陆之地,看海寇们怎么反击。
“与敌大战之前,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我为战船准备的新式装备和新的战术,一定要操习熟练!只要你们能做得到,必胜无疑!”
……
“怎么?如你们所说,我堂堂大夏朝廷,连几个海寇都收拾不了了?”
“大夏之官员,竟然与海寇勾结,若非青田县‘闹事’,朝廷到现在都被蒙在鼓里!你们还好意思求朕惩治青田县令?当今欺朕什么也不知道吗!”
大夏朝廷,整个朝堂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兖州之处。
没有人能想到,小小的青田县竟然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越境剿贼,在如今的兖州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他们竟攻破了玉南县!甚至连玉南县令、县丞和县尉也全都被他们抓了!
实在是目无王法。
接到消息之后,很多朝廷重臣都表态,弹劾起了青田县令唐宋。
若换成是一般的县令,上头没有人帮他说话,单是群臣的压力,就足以把他葬送掉。
只不过,唐宋出手之后,第一时间就通过李玄茵和灵儿,把当时的实情带回给李玄月,让她了解了当时的实情。
这下子,轮到群臣尴尬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就连自己都不知晓的细节,陛下竟然先知道了。
“老臣等尚未细察之,但是陛下也不要现在就下定论,说不定那都是青田县一面的狡辩之辞呢。”
“说玉南县竟直接被几个不成气的海寇给收买了,老臣是万万不信的。”
李玄月淡淡地反驳道:“你们几位老臣,不也是凭着一面之辞,就到朕的面前弹劾唐宋了吗?既然都没有察证,那为何刚刚都要直接给唐宋定罪了!”
“而且,收买了玉南县官吏的,可不是什么不成气的海寇,他们坐拥战船数百,横行南海,我大夏沿海之地已经深受其害,只不过朝廷一向过于轻视沿海之地,所以才没有发觉罢了。”
“怎么可能?我朝虎翼军,曾多次跟海寇交手,对其实力极是了解,陛下必是听到了夸大之言。”
李玄月叹道:“那朕再问问各位爱卿,上一次虎翼军跟海寇主力交战,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呃……”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都答不上来。
其实在座众臣,虽然自恃资历,喜欢在女帝面前摆谱,但能坐到现在的位置,皆为当世之人杰,至少也有一方面过人之处。
换成是别的重要信息,只要女帝陛下垂询,总有人能记得住,直接当面回答。
实在是朝廷对于海外之事太过于轻视,根本就没有留意过相关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对他们的情报感兴趣。
而从女帝陛下所说出来的关于海寇实力的情报实在是过于骇人,他们自然本能地就张口反驳,却在陛下的追问之下,无法答上来更多细节。
李玄月心中微觉得意。
本来玄茵和灵儿只是代唐宋解释他们在玉南县的行动,避免被朝中大臣构陷。
没想到还能起到更多的效果,狠狠地让朝中这些老臣们吃个亏。
“但是陛下,不论海寇已经积累了多么强悍的实力,我大夏王朝现在最大的敌人,依然在北方啊。”
“现在边军压力极大,国库又不宽裕,总不能主次不分,强行出动虎翼军或者建立更大的船队,只为了应对海寇的威胁吧?”
“正是如此,海寇再强,最多是为祸沿海,不过是疥癣之疾,而真正的威胁并不在彼处。”
李玄月丝毫不见退让,当场反驳道:“咦?那倒是层了,朕何曾说过,要牺牲边军,挪用国库来针对海外之贼的?”
“但是,他们已经沿着营江上岸突袭,朝廷也不能无动于衷,正好青田县的县令有意组织水军,为朝廷清扫外海,不费朝廷太多力量却能坐享其成,那不是很好吗?”
“反而几位大人,急着弹劾唐宋,莫非是有了更加可靠的手段,不需要耗费朝廷更多的钱粮,但能达到压制海寇的目的?”
骠骑将军王恺连忙道:“若唐宋真能为之,自然是朝廷之福,但是兵者本是国之大事,岂能任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定夺?”
“他若是做不到,带着诸多的船队和战士们到外海送死,对于朝廷来说,同样是不小的损失,而且还彻底激怒了海寇,让他们更难平定。”
“依臣之见,若海寇果然不好惹,那还不如化敌为友,想办法提出条件招安之。”
“只要海寇能化为我朝所用,便可以打发他们北上,袭击其他各国沿岸,等于从海上战场侧应我们大夏。”
众多大臣皆点头称状况,觉得王恺之言才是老成谋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
李玄月万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些老臣脸皮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