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教育创新
在医疗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秦宇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深知,要想让大秦真正实现科技兴国,仅仅依靠现有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教育入手,培养新一代的科技人才。
这一天,秦宇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酝酿着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向秦始皇提议开办新式学堂,专门教授科技知识。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要考虑周全。” 秦宇自言自语道。
经过多日的准备,秦宇终于在朝堂之上向秦始皇进言。
“陛下,臣有一重要提议。如今大秦正处于发展之关键时期,科技之力日益凸显。臣以为,应当开办新式学堂,教授学子们科技知识,为国家培养未来之栋梁。” 秦宇恭敬地说道。
秦始皇微微眯起眼睛,看着秦宇问道:“秦宇,你所谓的新式学堂,与传统之学有何不同?”
秦宇深吸一口气,回答道:“陛下,传统之学注重经史子集,而新式学堂则着重于天文地理、数理算学、工农技艺等实用之科技知识。通过这些课程,学子们能够掌握制造器械、改良农耕、观测天文等技能,为国家之发展贡献力量。”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此举简直是离经叛道!” 一位大臣站出来反对道,“自古以来,读书人均以儒家经典为正统,怎能教授这些奇技淫巧?”
秦宇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大人,时代在变迁,大秦若要强大,不能仅依靠传统之学。科技知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力,造福百姓。”
另一位大臣也说道:“开办新式学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果未知,此举风险太大。”
秦宇说道:“陛下,虽然初期可能会有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培养出的科技人才必将推动大秦的发展,带来的回报将远超投入。”
秦始皇沉思片刻,说道:“秦宇,你的提议颇有新意,但朕需要时间考虑。”
秦宇谢恩后回到家中,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要想让这个提议得到通过,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于是,秦宇开始四处走访,向各界人士阐述开办新式学堂的好处。
他来到一位富商的家中,说道:“大人,新式学堂培养出的科技人才能够研发新的工艺和产品,为您的生意带来更多的利润。”
富商有些心动,但仍有顾虑:“可是,这是否会违背传统,引起社会动荡?”
秦宇耐心解释道:“大人,只要引导得当,不仅不会引起动荡,反而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秦宇又拜访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先生,科技知识并非与传统学问相悖,而是相辅相成。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造福人类。” 秦宇诚恳地说道。
学者捋了捋胡须,说道:“秦宇啊,你的想法虽好,但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并非易事。”
秦宇说道:“先生,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秦宇的努力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他的提议表示支持,但反对的声音仍然强烈。
不久之后,秦始皇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秦宇在朝堂上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包括学堂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等。
“陛下,我们可以邀请各地的能工巧匠和有专长的学者担任教师,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亲自动手操作。” 秦宇说道。
反对派的大臣们依然据理力争。
“陛下,此举会扰乱社会秩序,让学子们不再尊崇传统道德。”
秦宇反驳道:“大人,科技知识的传授并不会影响道德教育,相反,能够培养学子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对传统道德的实践和传承。”
经过激烈的争论,秦始皇终于做出了决定。
“秦宇,朕决定支持你的提议,开办新式学堂。但你要确保学堂能够顺利运作,培养出有用之才。” 秦始皇说道。
秦宇激动地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不辱使命!”
得到皇帝的支持后,秦宇立刻投入到新式学堂的筹备工作中。
他首先寻找合适的校址,既要环境优美,又要交通便利。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咸阳城外找到了一块理想的土地。
“这里地势开阔,适合建造学堂。” 秦宇看着眼前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是师资的招募。秦宇四处张贴告示,邀请有科技专长的人士前来应聘。
“只要您有真才实学,愿意为培养科技人才贡献力量,我们热烈欢迎。” 秦宇对每一位前来应聘的人说道。
同时,他还亲自编写教材,将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力求通俗易懂,适合学子们学习。
在招生方面,秦宇不仅面向贵族子弟,还积极鼓励平民家庭的孩子报名。
“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求知欲和上进心,都可以进入新式学堂学习。” 秦宇说道。
然而,招生的过程并不顺利。许多平民家庭对新式学堂持怀疑态度,担心孩子学习这些知识会没有出路。
“这新式学堂能让孩子有出息吗?” 一位平民家长问道。
秦宇耐心解释道:“大叔,科技知识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孩子学会了这些,将来一定能为家庭和国家做出贡献。”
为了消除家长们的顾虑,秦宇还组织了多次参观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亲身感受新式学堂的魅力。
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新式学堂的开学之日。
秦宇站在学堂门口,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好奇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踏上一段全新的求知之旅。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为大秦的未来而努力!” 秦宇说道。
在课堂上,教师们生动地讲解着各种科技知识,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原来星星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这种计算方法太神奇了!”
学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工坊等地进行实践操作。
“大家看,通过这种改良的农具,耕种效率大大提高了。”
“这个水车的设计真巧妙!”
随着时间的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