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独自回门
暮色四合。
在铺子忙绿了一整日的慕怀瑾与墨竹终是回到了永嘉侯府。
在从大门前往松风苑的路上,福叔已将今日府中之事悉数讲与慕怀瑾。
慕怀瑾听罢心中暗叹,他的小媳妇真牛!居然三言两语便将那逆子撵走。
今日若不是有她在府中,瑞鹤堂乃至整个侯府,恐怕都要被那逆子搬空了。
走进松风苑,一股饭菜香气便飘进慕怀瑾鼻端。
抬眼望去,但见堂屋里已摆好了一桌饭菜,徐菀正立在堂屋门外,等候慕怀瑾归来。
此时的徐菀换了身萱草黄织锦海棠纹春衫,那轻柔明快的颜色,在烛光下显得分外柔和温馨,更衬得她似小家碧玉般柔美温婉。
慕怀瑾唇边不由得便溢出一句,“菀菀,辛苦了。”
“侯爷回来了。”徐菀眼眸一亮,迎上去行了一礼,“侯爷在外忙了一整日才是真辛苦。来浣手更衣用膳吧。”
徐菀本可以自己先用膳,但想到慕怀瑾是自己的第一大财主,巴结好他,甚至还能为自己引荐更多主顾。
徐菀不得不咽下口水,贤惠地立在院门口,等待自己夫君归来。
慕怀瑾更衣浣手后,便同徐菀在桌旁坐了下来,一面用膳,一面聊起今日之事。
“听福叔说午后煜衡那逆子来府上闹?”
徐菀无谓一笑,“煜衡那孩子也没怎么闹,就被我三两句便说走了。”
“菀菀是如何”
徐菀大大方方说:“我只是让福叔将府上的账册都拿出来,将侯府为那孩子补窟窿花的银子,一笔笔念给他听,他们就气走了。”
“噗!”慕怀瑾正吃着饭,差点呛到。
慕怀瑾平日素来冷面稳重,可在面对徐菀时,却时常冷不丁被她的言行诧住。
她这招可真狠呐,对煜衡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留。
不过正是这副做派,才能将那逆子镇住。
思及此,慕怀瑾不禁又带了丝笑意。
“菀菀是个有办法的。”
“侯爷谬赞了。菀菀既为侯府夫人,理应为侯爷分忧。府内之事我能处理的,自然要处理妥当。
况且上午在老夫人跟前我也立了誓,今后我这做娘的会好好管教煜衡。这些是菀菀该做的,侯爷不必客气。”
慕怀瑾:“”
她这一口一个“做娘的”,好似真是煜衡的亲娘一样。
且她说出“好好管教”几个字时,明显有些咬牙切齿。
慕怀瑾被徐菀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逗乐。
不管她的言行如何成熟淑德,归根结底还是个小姑娘,有着小女儿的娇气与可爱。
且她的年龄,的确能做自己闺女了。
这走了个儿子,又来了个闺女。
我慕怀瑾天生就是要做人爹爹的吗?
不过,这养闺女,应该比养儿子有趣些吧。
徐菀见他垂眸嚼着食物不说话,以为他不高兴。
于是小声询问,“侯爷,是菀菀哪里做的不妥吗?”
慕怀瑾回过神,见自己小媳妇一副犯了错般怯生生的表情,忙道:
“没有,菀菀做的很好。若那逆子再来侯府闹,你尽管管教,不必顾忌他人。他人问起来,就说是我说的。”
“多谢侯爷。”徐菀说完,顿了顿又问:“侯爷可有将我送的平安符带在身上?”
“嗯。”慕怀瑾放下筷子,从袖中取出那道平安符定睛一看,眉心微蹙,带了些许疑惑,“这符纸的颜色,似乎淡了一些。”
徐菀仅瞥了一眼便知,慕怀瑾今日出门,定是碰到了些不干净的东西。
她的符纸帮慕怀瑾挡去秽煞,颜色才会变淡。
不过看颜色,应该只是些寻常的秽物,不必告知慕怀瑾,免得徒增不必要的不安。
“是淡了一些。不过这是正常的。府外多多少少有些污秽之物。侯爷继续将这道符带在身上,不必担心。”
“好。”慕怀瑾说罢,又将平安符收进袖子,思忖片刻还是开了口:
“近来云裳坊确实遇到了祸事。前日京城有一女子被杀,而这名女子前不久在云裳坊定做过衣裙。
今日官府的人来云裳坊盘问调查,上午我走得那么急,就是为了去处理此事。”
徐菀听后也有些惊讶。
云裳坊是慕家的铺子之一,主要为京城家财宽裕的百姓裁布制衣。
由于面向的是平民百姓,人多眼杂,很容易出这等事。
“原来是出了这等事。那官府的人问出些什么了?我们的云裳坊不会有事吧?”
慕怀瑾摇摇头,“他们只是简单问了几句,不会如此草率地下结论。况且我已将刑部的好友打点好,有什么事他会提前告知我。”
“那就好。”
慕怀瑾看向徐菀,眼底趟过一丝歉意,“所以后今后一段时日,怕是没有太多时间陪你了。”
徐菀的心蓦地一沉,但很快恢复过来,“无碍。出了这么大的事,侯爷自然要以铺子生意为主。菀菀在侯府会照顾好自己的。”
“委屈你了。”慕怀瑾看着懂事的小媳妇,心疼愧疚不已,“等这件事过去,我带你出去逛逛,看看我们的铺子。”
“好,谢侯爷。”
话毕,徐菀继续垂眸用膳,心中不由得划过一丝落寞。
看来明日的回门,慕怀瑾怕是不能与她同去了。
===
翌日,徐菀起身时一摸身侧。
身旁的被褥一派冰凉,慕怀瑾竟是已出了门。
徐菀目光顿了顿,随后摇摇头不再多想,便起身洗漱更衣去了。
由于老夫人与慕老太都在各自院里静养,徐菀临走之前仅吩咐福叔将自己回门之事告知二夫人薛敏芝一声,便带着东珠与陈嬷嬷坐上马车,向徐府而去。
一盏茶的功夫,马车便停在了徐府大门外。
徐菀在东珠的陪同下下了马车,抬首却见徐府大门紧闭,半分都没有盛情迎接大小姐回门的样子。
陈嬷嬷与东珠见此,亦面色微变,小心地观察着徐菀的神色。
但见徐菀一双莹亮的美眸微眯,略略轻蔑地望着那紧闭的大门,向陈嬷嬷道:“陈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