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难之役,吾弟当为尧舜 > 第111章 足利义满

第111章 足利义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允熥微微一惊,随后明白,这应该是徐妙玉躺在自己身边。

外面有宫女听到动静,小心翼翼的进来,将烛台放在桌上。

朱允熥侧头看了看,只见徐妙玉脸红红的睡在自己身边。

女孩的身上脸上还有汗渍,长发贴在皮肤上,显然被折腾的不轻。

朱允熥从床上起来,走到外面帐篷的书案前。

这个时代没有钟表,现在大概是夜里十一点多了。

夜不能寐的朱允熥坐在书案前写写画画。

朱允熥让朱棣继续当燕王,是因为他根本不怕朱棣再造反。

不论永乐大帝如何天纵奇才,但也依然是冷兵器时代的枭雄。

而大明在朱允熥的带领下,将逐渐走向热兵器时代。

眼下朱允熥最想做出几个威力大的武器。

对付冷兵器时代的军队,首选的兵器中,一是重机枪,二是野战炮。

哪怕不能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重机枪和野战炮,能有个早期的雏形也好。

比如说十九世纪末期的手摇式重机枪。

重机枪是步兵骑兵的噩梦,在它问世的时候,八万英吉利士兵成了为血祭。

朱允熥想了半天,最后还是颓然放弃了。

以现在的技术能力,能弄个汉阳造出来就谢天谢地了。

生产力这东西,一时间也急不来,还是慢慢发展吧。

……

第二天,明军开始南归。

这一战,一万两千明军战死四千,伤残两千五百多人,再加上朱允熥每到一个州府,还要接见当地官员,整顿地方政务,所以大军行动的速度实在快不起来。

现在燕王之乱平定了,北方的鞑靼也元气大伤,明军在自己的国土内行军,倒也不需要携带多少辎重粮草,由各地供给军粮就行了。

到了中都凤阳府的时候,朱允熥又需要停留两天,到凤阳府皇陵祭祖。

忙完了祭祖的繁文絮节之后,朱允熥在夜里批阅着大臣们送来的奏折。

这些奏折经过了南京内阁的整理之后,每次会负一份提纲式的目录。

朱允熥在今天的奏折目录中,看到了一个关于倭寇的消息。

看到“倭寇”那两个字的时候,朱允熥不禁微微一愣。

在朱允熥的印象中,倭寇应该是明代后期才会出现的事物,怎么奏折里面会冒出这种鬼东西?

事实上,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二年、洪武三年,倭寇就开始袭扰大明。那些倭寇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大举侵扰,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警惕。

洪武年间,朱元璋多次向当时倭国的南朝派出使节,要求其管束流浪武士,制止其对大明进行袭扰。

即便如此,倭寇的袭扰也是接连不断,只是规模没那么大罢了。

奏折上,杭州知府王思齐禀告,倭寇三百余人,袭扰沿海村庄,已有十余个村落被洗劫后屠戮,王知府恳请免除当地县城的赋税,并拨一些银子抚恤百姓。

看着王思齐的请求,再看看这份奏折上的画押,朱允熥忽然明白一个问题。

在朝廷和地方官的眼中,沿海村落被倭寇袭扰的事情,似乎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知府王思齐想着的是抚恤百姓,而不是剿除倭寇。

内阁大臣在奏折上做的记号,也是属于那种不需要优先处理的奏折。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他强压着怒火,将杜诲之叫了进来。

杜诲之现在已经升任了锦衣卫指挥使,正是尽心尽力的时候。

听皇帝忽然问起倭寇的事情,杜诲之愣了一下,然后把自己所知有限的情报说了出来:

“倭寇那边这些年也在打仗,不过在靖难之役前,已经平息下来了。”

“他们那边原本是南北朝,后来幕府将军胜利了,如今那边的实际掌权者是足利义满将军。”

朱允熥顿时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足利义满?

那不是整天跟一休哥斗智斗蠢的扇子将军吗?

朱允熥是真心没想到,穿越之后居然还遇上个“熟人”……

向杜诲之询问之后,朱允熥开始批复奏折。

首先是加强海防,以官兵为核心,各州各县组织民壮自保。

二是让松江船厂、镇江船厂加大战船的打造力度,以攻代守,确保海防。

三是命令火器作坊加大火炮的生产力度,准备在海上以炮战定胜负。

凤阳府距离南京已经不远,朱允熥批复的奏折,第二天便送到了兵部衙门。

铁铉如今已经加封了兵部尚书衔,但他毕竟不在兵部。

为了让兵部衙门有足够的重视,铁铉专门附了一封信,将皇帝对于倭寇的重视,向兵部的属员强调了一遍。

接到书信之后,左右兵部侍郎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倭寇骚扰沿海,这事情是早已有之,谁也不会觉得很奇怪,也不会太大的重视。

国泰民安才是正道,如今区区海边一些跳梁小丑,似乎是让皇帝大动肝火了。

兵部左侍郎抖着手中的奏折批复大声说道:“如今战事初定,陛下又要大举制造战船与火炮,这是要穷兵黩武吗?!”

兵部大堂上的属官被左侍郎的声音吓了一跳。

正在办理公务的兵部属员纷纷抬头看着左侍郎。

右侍郎顾同青连忙伸手拉了一下左侍郎。

两位兵部侍郎来到内堂,顾同青叹息着说道:“胡玉堂,陛下携大胜归来,声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你在大堂上胡言乱语,回头最少也是个罢官免职的下场!”

左侍郎不服气的说道:“胡某为天下万民着想,他要是把我罢官免职,那我走就是了!”

胡玉堂的怨气还是不少的:“数年征战,万民疲敝,你看看他,下令大举修造兵船和火炮,他要干什么?他这是要大兴刀兵马?”

“还有燕王……哼哼,一纸诏书,就把黄河以北封给了逆贼朱棣,倒真是慷慨的很。”

“听说他还在战场上筑台祭天,礼部的人也是嘲笑,说这样的皇帝实在胡闹。”

两位侍郎唉声叹息了一番,仿佛大明不是打了胜仗,而是大明要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