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深夜劫营
心头火热的李耀决定亲自出马。
李耀带了五百轻骑,心里本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念头,连夜向麦城出发。
为了谨慎起见,李耀又派了几个斥候,让他们再去仔细探查军情。
入夜之后,立功心切的李耀带着五百轻骑连夜出发了。
黑夜行军,又不敢高举火把惊动明军,所以五百轻骑行进的颇为艰难。
连夜出兵之后,李耀看着四周黑沉沉的夜色,心中又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连续两次的大败,让李耀变得风声鹤唳起来。
走在深夜的山林间,李耀总觉得附近有人在时刻监视着他的前进,让李耀觉得脊背发冷。
尤其是那一股股阴风,吹得李耀心里发虚。
李耀皱着眉头向李悦说道:“悦哥儿,今晚我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掐着我的喉咙,背后莫名冒起一阵阵凉气,莫非是明军有诈?”
李悦仔细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无奈的说道:“兄弟,你的袍子穿反了……”
李耀大为羞愧……
五百轻骑在黑暗中艰难的行进了大半夜,到凌晨时分,前面带路的斥候传回好消息:麦城的地方已经快要到了。
同时到来的还有坏消息:明军在树林和草丛中设置了暗哨,五百轻骑还没靠近就被发现了。
李耀顿时暴跳如雷,他狠狠责骂了那些带路的斥候,然后催马前行,来到一个小山坡上远远眺望麦城。
只见明军的营地围绕麦城驻扎,宛如一只巨兽。
在明军的营地里,表示警讯的尖锐竹哨声清晰可闻。
喧闹声从明军营地里逐渐升腾而起,在灯火下,明军看起来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无头苍蝇,惊慌失措的在营地里乱跑。
夜风中,传来气急败坏的军官在破口大骂。
李耀努力瞪大眼睛看着明军营寨,笑容逐渐出现在他脸上。
简陋的营寨,残破的城墙,混乱的士兵,这正是天赐良机!
而且李耀还看到,在明军营寨里堆满了刚刚砍伐回来的木料和毛竹,以及堆积成山的干草、粮食。
看来明军是打算把麦城作为进攻荆襄一带的中转站。
然而忙忙碌碌的明军,还没来得及扎好营寨。
营地外围还只是一些扎在泥土中的大木头,连成片的墙壁都没有形成。
整个营地内,只有几座木头箭塔居高临下,看起来比较麻烦。
李耀看着前面的明军营地,一脸跃跃欲试的说道:“兄弟们,既然我们来了,那就打一下?”
虽然李耀的口吻充满了胆怯,但周围的蜀军纷纷附和。
眼前这个残破的土城、不完整的营寨,简直就是个四面漏风的破瓦罐。
只要蜀军努力冲过去,朝明军营寨抛掷装满火油的瓶子,就能在营寨里点燃冲天大火,让那些明军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明军拼命抵抗,那大家转身离开就是了。
反正有战马的优势,全身而退总是可以的。
随着李耀一声令下,五百轻骑挥舞兵器大喊起来,士气倒是有了一些提升。
听到蜀军即将发动进攻,营寨里的明军看起来更加混乱了。
李耀还看到明军校尉拿着马鞭四处乱抽,勒令士兵勉强结成阵型。
这情景,让李耀几乎笑出声来。
白天明军的胜利果然是侥幸而已。
若是遇到什么突发情况,这些明军的表现实在一塌糊涂。
——没有营寨的保护,这些明军就算结成阵型,难道还能正面对抗蜀军精锐吗?
李耀抽出宝剑,斜斜指向前方。
在李耀身后,五百轻骑催马缓步向前,并且不断加快马速。
渐渐的,五百轻骑汇成一道狂潮,隆隆向明军营寨扑了过来。
马蹄声轰鸣沉闷,五百蜀军分成六条横队,横队之间相隔三十步以上,宛如一道道浪潮涌向残破不全的明军营地。
蜀军轻骑躲在黑暗中冲锋,利用夜色的掩护急速靠近。
而灯火下的明军听到黑暗中马蹄声急促,越发显得慌乱起来。
李耀看到那些临时凑在一起的明军士兵纷纷举起弓箭,向黑暗中胡乱射出羽箭。
黑暗中无法瞄准,那些羽箭七零八落的掉在地上,让纵马疾驰的李耀哈哈大笑。
就这么稀稀拉拉的羽箭,居然连一个蜀军都没有射中。
李耀心中泛起无尽喜悦:看来李悦建议自己深夜出击,是完全正确的。
李耀大声呼喝,在他的催促下,五百轻骑的马速又快了几分。
这急促而狂暴的马蹄声,在黑夜中听起来宛如奔雷,排山倒海一般的冲锋颇具威势。
营寨中的明军手忙脚乱的跑动起来,他们乱糟糟的各自寻找掩护,所以分成了许多个小队,把守在营寨墙壁的缺口和一些险要位置,用大盾、弓弩、长枪草草布成一道防线。
聪明一些的明军开始将火把抛向黑暗处。
一束束火把摔在地上,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狂潮。
在那些木质塔楼上,箭术不错的明军弓手借着火把亮光,开始朝着蜀军骑兵射出的箭矢。
不时有一两个蜀军被羽箭射中,但李耀毫不在意。
原因很简单:明军弓手的人数太少了。
箭塔就那么屁大点地方,上面挤了五六个弓箭手就已经挪不开胳膊了。
一百五十步!
再有一百五十步,蜀军轻骑就能撞进明军的营地,把那些倒霉鬼撞得人仰马翻。 很可惜,李耀不知道朱权的厉害。
当年朱权和朱棣在北方作战,明军铁骑追亡逐北,杀得游牧民族血流成河。
在明军有准备的情况下,小规模甚至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作用并不大。
身经百战的朱权当然会嘱咐手下的将军注意骑兵冲阵和劫营。
所以明军已经设下陷阱……
蜀军骑兵在黑夜中猛冲,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果然,一名蜀军忽然发出惊呼,紧跟着连人带马滚翻在地。
摇曳的火光下,李耀看到草地上乱糟糟的散布着尖锐的三棱铁。
李耀心里一沉,冒出难以言喻的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