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县农业局
“等待会不会有结果?”郑平无数次在内心中提出这个问题,他心里没底,“相信师父,他这么自信,一定是有把握的。”最后,郑平不得不选择,相信陆远。
“等待会不会有结果?”其实陆远也在问自己。在法律领域,这个问题其实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就算是一生承办无数大案的陆远也一样不能给出准确答案。
“如果你不坚持,就永远不会改变。”这是陆远对郑平说的最多的话。改变来自于努力,来自于坚持。没有一个案件结论的改变,是自然而然的。这个过程都需要有人在付出。
“陆老师。”赵明没有想到,郑平才去没有几天,就重新回到平阳。而且陆远居然也来到了平阳。
“赵明呀,好久不见了。”陆远向赵明摆了摆手。对于赵明,陆远的印象还是很深的。虽然是学生的学生,但赵明这个人足够优秀,足够让陆远记住他。
“这段时间,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呀。”陆远问道。
“没有呀。”赵明双手一摊,“这个董伟太神秘了。我托了几个关系,都没打听出他的底细来。只知道他是特意从浙州监狱千里转监而来。按理说,他是服刑人员,不应当在看守所羁押的。可是,最后他还是进了看守所。马方成完成供述,这个人马上就调走了。至于调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赵明没查到什么,其实这么一说,也是收获。只不过这种收获,只能算是间接的。
“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他有问题。”陆明点了点头。赵明能够查到这一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老师,你看下一步怎么办。”赵明问道。与郑平在一起时,主意主要是赵明来拿。现在陆远来了,一切当然要陆远来决定了。
“我在想一件事,董伟是浙东人,马方成是豫东人,两地相关一千多公里,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在文化环境上,都有着较大不同。如果说,董伟替林平辉写自白,很难让人觉察出什么地方不对。那么,他一个浙东人,为马方成这样的豫东人写自白会不会有什么水土不服的地方。”陆远说道。
“有的。上次在会见马方成时,郑平就发现了一句不是本地语言的特殊词语。”赵明说道。
“是哪句话?”
“叫不交口。”
“不交口,马方成怎么说。”
“马方成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反正董伟让那么写,他就那么写了。”赵明说道。
“郑平,你打电话问一下林蔓,她是浙东人。你问一下不交口是什么意思。董伟也是浙东人,我怀疑这句不交口,其实就是他本乡话。只是在不自觉间写了出来。”陆远说道。
“好的,师父。”郑平点头。
“赵明,我交给你一个任务。”陆远转过来看向赵明。
“老师,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我要你找到一份马方成的书面材料。要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的。我们需要对比他本人书面表达习惯,与自白书的表达习惯有什么不同。”陆远说道。
“我马上联系家属。”赵明点头。
很快,郑平这边传来了消息。
“师父,林蔓说不交口,是浙东方言,意思是不说话不来往的意思。”郑平一边说着 ,一边向陆远投去钦佩的眼神。陆远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呀,真是料事如神呀。
“老师,我给安淑玲,也就是马方成的妻子打了电话。她说,平时马方成没有太好的书写习惯,所以手里没有相关的文字材料。”赵明这里却是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不急,马方成的案件已经终审了。我们现在是进行申诉,在时间上,我们并没有绝对的期限。我们可以慢慢来,只有证据充足了,我们才能正式展开申诉。”陆远似乎对于不利的情况早有预料,办案子就是这样,没有绝对顺利的时候。陆远当然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
“马方成是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他在单位会不会有文字资料?”郑平说道。
郑平在二龙区司法局工作,政府工作人员是离不开文字工作的。就算是不写什么单位的材料,每年的工作总结总是要写的。一些汇报材料,也是要写的。
“有道理。只是这就需要家属配合了。只怕我们去调查,单位不一定配合。”陆远说道。
“这没问题,我去跟家属说。”
很快,安淑玲那边传来消息,她陪着几位律师去县农业局调取材料。
县农业局,是一个大局。一般情况下,县里的各个局只是科级单位而已,编制最多也就十几个人。可农业局就不一样了。毕竟农业生产,对于整个政府工作来说,具备重要意义。所以,农业局的人员编制比别的局就多了不少。再加上各乡镇都有农业局设立的农技站,人员往往达到了四五十人,是其他局的三四倍。
不管是多么大的局,都免不了一些俗套。马方成犯事以后,不但是轰动了整个俊县,就是农业局内部也是有着较大影响。当安淑玲带着陆远等人走进县农业局后,郑平明显感觉到了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
“这不是马方成的老婆吗,她来干什么?”
“马方成的案件不是判了吗,她在这里干什么?”
“别说判了,就算是不判,跟农业局也没有关系呀。”
“是呀,谁知道她来是怎么回事?”
“她愿意什么事,都跟我没关系。我可不招惹这些事。”
“就是,我也离着远一点。这事情不是小事,那可是命案呀!”
整个农业局什么议论都有,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避讳几人,公开在谈论着。安淑玲则沉默不语,这种情况她每天都在经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今天来的农业局,她每天还要去学校上班,那里的议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