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蹊跷的答案
第二天中午时分,我正在房间里研究那副从獨玉当中取得的风水堪舆图呢。
“九爷九爷!”
钱鼠爷和陈八牛那两个家伙,咋咋呼呼的大嗓子,差点没把屋顶都给直接掀开了。
“二位爷,您两这是出去走了一圈,捡到宝了还是吃了蜜蜂屎了?”
“不行,九爷咋这一趟来湘西没能捞到好处,这次去云南可不能在空手而归了,您咋对这事儿一点也不上心呢?”
刚刚一进屋,陈八牛那家伙就抬起手指着我,一幅语重心长的模样教训起我来。
我懒得跟这家伙争论,干脆就没搭理他。
虽然我们机缘巧合下,解开了这块獨玉当中隐藏的秘密,知道在云南有这么一处地穴龙巢的风水宝地,而这块风水宝地,极可能还和云南历史上消失的孔雀古国有关系。
可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我们的推测,甚至于就连那处地穴龙巢的风水宝地,具体在云南什么地方,我们目前都还没确定呢。
我虽然心里头也颇为好奇,可也实在是没法像陈八牛和钱鼠爷那样,表现的干劲十足。
“九爷,这是我淘换来的地图,您看看合不合用!”
钱鼠爷开门见山的说着,说完就打开了背囊,把两张地图小心翼翼的展开铺在了桌子上。
我低下头粗略的扫了一眼钱鼠爷淘换来的两张云南地图。
一看就看出来,这两张地图啊,其中一张是近现代的产物,纸张还显得很新鲜,另外一张应该是老东西了,不仅纸张粗糙,而且都已经泛黄发黑了,不过好在那地图上的标注、文字一类的信息,还都能够勉强辨认出来。
理论上来说,那丝绢上所绘的风水堪舆图,至少也是东汉时期的东西。
东汉
时期距离现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这么大的时间跨度,是绝对可以用沧海桑田这四个字来形容的。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一些近现代的地图,推断出一个一千多年前的方位来,自然是作为辅证和参考的地图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年代越久远越好。
可我看得出来,钱鼠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两张地图,怕也是花了大力气了。
我一直待在屋子里头啥,啥力气都都没出,那还能厚着脸皮,让他继续去搜集足够多的地图作为参考呢。
不过我也把话说在了前头,这样也能避免陈八牛和钱鼠爷这两家伙抱有太大的希望,到时候受不了打击。
“鼠爷,这地图呢能凑和着用,不过您也知道,这时间跨度太大,大海都能变成陆地,我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推算到具体的位置,而且即便推算出来了,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
“九爷,您就放手试试,就算最后不成,咱也没什么损失!”
“我的关九爷,您就别隔着磨蹭时间了,您倒是赶紧的啊!”
陈八牛那家伙一旦遇到啥能发财的机会,那永远都是一副火烧屁股的猴急样。
我没好气的瞪了陈八牛那家伙一眼,然后把副绘制在丝绢上的风水堪舆图和钱鼠爷淘换来的两张云南地图放在了一起进行对比。
我细细查看了那副现代出产的云南地图,那副地图绘制的很详细,不仅把云南省内的各个地州城市、县城、乡镇都给标注了出来,就连云南境内一些主要的大山、大河也给标注的很详尽。
至于那副应该是抗战年间军用的云南地图,到底是哪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各类人才稀奇,标注的反而不如那副现代出的地图来
的详细。
不过标注的不够详细,不代表这地图没用,相反的,想要推断出那丝绢上,一千多年前的地穴龙巢的位置,用来辅证的云南地图,年头越久远,效果也理性。
因为用以辅证的地图年头越久远,地图上标注的那些山川河流、地形地貌,就越是接近一千多年前的模样。
不过眼下,我们显然没办法耗费大量时间,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云南古地图。
“九爷,怎么样看出什么门道来了没有?”
见我只是来来回回的盯着那三幅地图愣愣出神,却是半天不言不语,陈八牛那家伙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催促了起来。
“云南省内啊,最大的两条条山脉,一个是横断山脉、一个是乌蒙山山脉。”
“这两条山脉,都是源自青藏高原,这丝绢上作为主山脉的这条山脉,应当就是其中的横断山脉。”
“你们看,这是现代云南地图上横断山脉的位置。”
“这是丝绢上,横断山脉的位置。”
我抬起手,先指了指钱鼠爷淘换回来的那副现代出的云南地图,随后又指了指丝绢上风水堪舆图当中的主山脉,说出了我的推断。
陈八牛那家伙胸无点墨,凑上来看了半点,抓耳挠腮了半点,也没瞧出啥门道了。
倒是钱鼠爷皱着眉头看了半晌,然后抬起头看着我,开口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九爷,您这么推测,也不是没可能,可有一点啊我觉得很奇怪。”
“这风水堪舆图上画的这主山脉,外形虽然和横断山脉很接近,可总觉得要挨了一头,而且就算我们假设,这两幅地图所用的比例尺寸,都是一模一样的,可这两座山脉的位置,貌似并没有重合啊!”
不得不说,钱鼠爷这头老
狐狸啊,虽然只是略懂一些风水之术的皮毛,可那双鼠目,眼光却是毒辣的狠。
一眼就看出了我这一翻推测当中最大的问题所在。
“鼠爷,理论上来说呢,您刚刚指出的问题,的确是一个纰漏。”
“可这时间跨度太大,我们只能假设,没办法得出确凿的答案。”
“在一个,沧海都会变桑田,何况是一座大山呢,前朝王志的东岳游记当中有句话,今复游东岳,会当绝顶,只觉苍穹盖于顶不过百尺尔。”
“王志啊还有另外一篇泰山游记,描写的也是东岳泰山,其中有一句写到,傲于东岳之巅,触手可及天,此间到九霄,百尺有余!”
“这一个作者,两篇有关东岳泰山的游记,在登顶泰山之巅后,都提过一个具体的距离单位,虽然这只是作者的假想,可不难看出,两次游历东岳泰山的王志,也感觉到泰山在几十年间,陡然拔高了一些。”
“所以啊,经过一千多年,这横断山脉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