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议功
肃州大捷传回京城后,各方都很振奋。
不管如何,大魏的江山算是稳住了,原本涨价的商品也迅速回落,街道上再次变得熙熙攘攘,却不似之前慌乱。
相反,人人都喜笑颜开,敲锣打鼓开始奔走相告。
这个时候,京商会这个自打成立以后,就专注于慧安书院各处建设的商会开始展露在人前。
但其实,商会在此之前,并不知道钱进去了肃州。
更加不知,钱进以他们的名义为肃州送去了大批粮草。
当消息传来时,他们兴奋不已,高兴的是钱进不是单独行动的,他以会长之名,一下子就将整个京商会包揽进去。
振奋的还有,肃州打了大胜仗,皇上势必会论功行赏,到那时京商会一定跟着沾光。
而他们作为京商会里的商人,立马就显得与其他商人不同,那是备受皇上和朝廷认可的大商人。
这样的名誉和地位,是他们做梦都在奢想的,现在一夜之间全都实现了。
虽然主角不在,但他们依旧齐聚在京商会里面,想着到时候怎么去为钱进接风,怎么把他垫进去的银子,先给凑出来补上。
不能让外面的人觉得,京商会就是一个空壳子,钱进不在,他们连事情也不会做了。
于是所有人说干就干,很快就按着名单把钱给凑了出来,并亲自送到了钱家。
……
皇宫里。
议政的大殿上,皇上正侃侃而谈。
“先前肃州的消息传来,朕很心痛,也同你们一样,焦急万分。”
“可传回消息的秦校尉告诉朕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大商人钱进,携三百万两远赴陕甘,终是在过冬之前从郁鸿振手里买下了大批粮草,冒死运到了肃州去。”
“不仅如此,他还将郁鸿振给他的通关文牒给了秦校尉,使得肃州大战的消息能及时传回京城。”
“他这一去,誓死同肃州共进退,忠烈之心,可以想象。”
“可三百万两啊,他哪里来那么多的钱,怎么舍得这么花的?”
“他给肃州准备的粮草足足比朝廷送去的还多十万担,另外还有药品等物不算,真是豁出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朕很感动,可令朕更感动的还在后面。”
皇上说到这里,看向王茂道:“你出来。”
王茂连忙站到中间来。
皇上问道:“你知道你的老母亲有多少私房钱吗?”
王茂愕然,摇了摇头:“微臣未曾仔细算过。”
皇上大声道:“那朕来告诉你,是两百万两。”
两百万两?
这么多?
众臣惊讶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上到底想说什么?
可接下来皇上的话,着时惊着他们了。
王茂的目光也是一颤,但很快就明白过来,肃州的事情跟母亲有关。
果不其然,皇上很快接着道:“秦校尉说,钱进亲口告诉他,他是奉定国老夫人之命,为萧大将军送粮草。手里握着的两百万两是老夫人的私房钱,另外一百万两是他们京商会添的,一共三百万两,全买了粮草和药材。”
“什么?”
“这……”
“这……”
怎么可能呢?
所有大臣都惊了,个个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
两百万两啊,即便有这个钱,怎么舍得掏出去?
真的掏出去了,为什么又能这么及时呢?
难不成老夫人会未卜先知?
这其中的关窍,真是细思极恐啊。
皇上还道:“朕一开始觉得钱进就是天上下的及时雨,是天佑我大魏,送了这么一位救国救民的大商人来。”
“可得知真相后,朕才惊觉,原来解肃州之困的,从来就不是巧合,是老夫人的未雨绸缪,深谋远虑。”
“朕立即召见了老夫人,朕问她,为何早就怀疑了郁鸿振却不说?”
“老夫人告诉朕,无端猜测驻军大将是大忌,她之所以会怀疑,是因为听闻郁鸿振已经扣押边关粮草不是一次两次了,她担心会延误军情,所以派钱进到陕甘去做生意。”
“一来可以监督郁鸿振,二来必要时可以送粮食应急。”
“所以肃州的危机才化解得如此容易。”
“老夫人还跟朕说,当年战乱时百姓过得很苦,这一次就不要让肃州以外的百姓也跟着受苦了。”
“朕当时听了,内心感慨不已。当年朕就是在战乱中幸得老夫人照顾,才安然活了下来。这么多年,朕当上了皇帝,老夫人也年近花甲,她老人家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依旧操心着各地的百姓,边防的安危。”
“一个兴旺街,老夫人捐地建了学校,学生们想要的大儒,老夫人也亲自去请来了宁兴昌、谢英奕。”
“朕问老夫人怎么舍得银子,老夫人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朕自幼跟着老夫人长大,备受她老人家的教诲,至今不敢忘怀。”
“如今年岁渐长,还得老夫人如此鼎力相助,她的恩情,朕时难以报答。”
“所以朕想同诸位爱卿商议,如何给老夫人议功褒奖,如何让天下人都知道老夫人的体恤之情?”
官员们瞬间鸦雀无声。
不是不答应,而是不知道如何议功?
秦老夫人这一出,委实太让他们震憾了。
那钱进什么时候走的?那时他们在干什么?竟没有一个人察觉端倪?
秦老夫人就这样用了一个钱进,把肃州的危局解了?
而且那打了胜仗的萧展鹏还是她老人家的女婿呢。
这功,该议。
程恩道:“皇上,老夫人心怀天下,德耀四海,功劳无可匹敌。”
“可臣们作为晚辈,纵然有心,怎敢对老夫人的功劳指手画脚?”
“臣斗胆,请皇上宣敬王爷入宫。”
“他与老夫人一样,于当年的战火中救助百姓,又是皇叔,身份尊贵,劳苦功高。”
“也只有他老人家才有资格对秦老夫人的功劳盖定。”
群臣眼眸一亮,对啊。
程恩真会办事。
这下谁也不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