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沈家这头,苏氏接着女儿送来的一大只鹿腿,忍不住拉着来送礼的崔乐问了又问:"……你们奶奶如今过得怎样?身子可好么?她每逢季节交替就容易咳嗽的,你替我叫她天凉多添衣,天热了也不要一味的贪凉才是。" 崔乐没有半点不耐烦,一一应下来:"是,小的一定把话给您带给奶奶听。"这可是他们奶奶的亲娘,他是疯了才敢对这位太太不尊敬。 朱氏又叫人搬了两坛子她做的蜜饯来:"也不是甚么好东西,只是妹妹在家时就爱吃这一口我做的蜜饯,这两坛是我得了闲做的,你替我带了去,妹妹一坛子,二妹妹也一坛子。" 既都是在西山营里,又都是自家姐妹,朱氏倒不好只给霜降一个人送了。 "是,多谢亲家奶奶了。"崔乐把东西搬到车上,跟众人告过退,鞭子一甩,马儿哒哒哒的就离开了沈家门前。 "娘,姑姑为甚不回来?我和哥哥都想姑姑了。"朱氏牵着的祥哥儿仰起脑袋问道,"姑姑已经很久不在家啦。" 小孙子一问,苏氏的眼泪倏地就滚下来了,她快走几步回了自己的房间,摸了摸女儿从前在家时给她做的衣服,又想念起她出嫁了的小女儿来。 霜降是幼女,苏氏夫妻难免偏疼些,苏氏也难免更挂念些。元娘做事一向干脆利落,她很放心元娘。但霜降是从小都娇养着的小女儿,比起元娘,她更多了几分娇气和天真。苏氏又担心起来,女儿没有婆母,这既是好处也是坏处。没有婆母,女儿进门就能掌家,可也是同样的,进门就掌家,没有婆母带一带,苏氏也担心女儿办的不好,吃人耻笑。 一时又想,如今是暮春之时,将要立夏,女儿每逢换季就容易风邪入体,身体不舒服。西山又是在山上,可别女儿又病了。 一时又想,今日家里做了醪糟酒,若是女儿在,少不得要兴头头地拉着她说要怎么吃这坛还未酿好的醪糟酒。 这头苏氏快步离开,祥哥儿不懂得苏氏对女儿的思念。犹自还在问着母亲:"姑姑怎么不回家?" 朱氏笑了笑:"姑姑嫁人了,从此就是姑父家的人了,不能常常回家来的。" 祥哥儿不懂得嫁人是甚么意思,但他知道成亲的意思:"是姑姑姑父变成一家人了吗?像爹爹和娘亲这样?" 朱氏点点头:"对,就像我和你爹这样。" 祥哥儿更不明白了:"可是爹爹还是在家呀?为甚么姑姑就要去姑父家呢?" 许氏抱着女儿,一面轻轻拍着哄她,一面笑道:"因为你姑姑是女子啊。历来女子嫁人,就是要到夫家去的。" 祥哥儿还是不明白:"可是爹爹就还在家,爹爹就不用去别人家。爹爹同姑姑都是阿爷和阿奶生的呀。" 小小的祥哥儿不懂得,为甚么明明都是他爷奶的儿女,爹爹却可以留在家里,姑姑却要嫁出去。 朱氏好笑的告诉他:"你五婶婶不是告诉你了?你姑姑是女娘啊。" 祥哥儿撇撇嘴,并不认同,可他也明白,在母亲这里得不到别的答案了。 他就是很舍不得姑姑,他也不明白,为甚姑姑嫁了人就不能常常回来,明明这也是她的家呀。 他郑重的拉着许氏的衣襟:"婶婶,以后我们不会叫妹妹也像姑姑这样不能回家的。" 一句话也没说的禄哥儿点点头。他更大一些,也就更明白嫁人的含义,姑姑不能再以沈家人的名头回到这里了。哪怕大家都还是把她当做沈家人,可是姑姑沈前头就得先加一个崔姓。他当然也舍不得姑姑,但他已经过了祥哥儿这样胡搅蛮缠的年纪。 他想着,崔沈氏就崔沈氏罢,总之没有人会对姑姑曾是沈家人这件事表示有错误。只要爷奶爹娘还有他在,沈家,只要姑姑想回来,那就是她的家。名头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 日后小妹也理应如此,他们兄弟只有这一个妹子,爹爹同五叔是怎么疼爱姑姑的,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对妹妹好。 许氏笑了:"那婶婶就替我们姝姐儿多谢她四哥啦。" 祥哥儿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婶婶不用谢,这是我们做哥哥的应该做的事。" 朱氏鼓励儿子:"要保护妹妹,你们得多用功多学点儿东西才行。" 禄哥儿是长子,三郎预备要把这些买卖都交给他的。所以禄哥儿在学堂的知识学到十岁,他就该去跟着三郎学习如何经营布庄了。 至于祥哥儿,三郎和朱氏的计划是等他到了十岁,也跟着学,然后再给他准备一笔本钱,叫他也去做个买卖。 家里的生意交给老大,可老二也不能饿死,或者等着他哥哥来养活他罢? 当然,如果祥哥儿自己想像他五叔一样,学个手艺,三郎也很支持。 沈家的孩子,本就不奢求他们去科考,不过要在学堂里启蒙,认得三百千,读过幼学琼林,会文会写,也就是了。 就比如大房的财哥儿,如今已经跟着大郎开始做买卖了。 二房的礼哥儿,再过一段时间也要跟着去了。 像他们这样的商户,上学堂就是为了打基础——总不能你做了掌柜的,连账目都看不明白罢? 祥哥儿点点头:"我明白了,娘,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我就能保护姑姑和妹妹了!" 朱氏笑着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好孩子,你姑姑没白疼你。" 在孩子们眼里,是阻碍姑姑回家的绊脚石的崔如松,终于在到达郊州作战的第三天,接到了来自自家夫人的信。 他迫不及待的展开看——是一副图。 崔如松认得,那是他家正院的那一墙蔷薇花。早晨他披着薄雾离开家时,花还含苞欲放,等他走了,天气缓缓温暖起来,花也渐渐舒展了身姿,红了满墙。 蔷薇下正是他和霜降的背影,两人相携而立,赏蔷薇满墙。 又好似又微风习习,花朵儿随风摇曳,引来蜂蝶翩翩。 好像崔如松真的站在自家墙下,揽着霜降,一同赏花似的。 正如霜降在左上角写的那八个字——与君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