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就去了,一辈子没吃上一口好菜……”
小芽儿伸手去抹赵奶奶的眼睛,“奶奶,不要哭,我的给奶奶吃。”
赵大壮叹气,“娘,大过年的,说这些干啥?”
“小宝出息了,我这是高兴的。”赵奶奶抹一把脸,“我看谁还敢说春锦命不好!自从小宝和春锦定亲,咱家这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
春锦心头一热,她终于可以抬头挺胸从旁人跟前走了。
花枝附和说:“就是!明天初一,春锦你带上小宝跟我去串门。”
她大约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怎么骂春锦丧门星的。
司杨摇头,“我不去。”
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大伯娘又准备带他出去装。
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看点书。
司杨已经开始学四书了,比起千字文百家姓,四书难了不是一点半点。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代读书人这么艰难了,字体繁杂,没有拼音,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如果自己是土著,不识字从头学起,那得多痛苦?
司杨想都不敢想,只能庆幸自己原本就识字,靠着不差的记性死记硬背。
他由衷感谢辛苦研究发明拼音的文学前辈。
司杨准备有空试试,把汉语拼音标点符号什么的教给春锦和小芽儿,看能不能让她们识字变得简单一点。
大年初一,司杨没出去,倒是老有人来串门。
进门必须要提一下司杨,热切夸赞的有,阴阳怪气的也有。
一通应付,司杨头都大了。
春锦乐在其中,迎来送往的,她喜欢听别人夸小宝。
张四郎来的时候,司杨蔫头巴脑坐在院子里,听家里人跟来串门的邻里闲聊。
看见张四郎,司杨一下来了精神,“四郎哥哥!”
从前每次都是春锦兴奋地叫“四郎哥哥”,这次司杨比春锦还兴奋。
张四郎单刀直入,把县城销售腐乳的情况告诉司杨与春锦。
“县城里很多家铺子和商行都卖腐乳,应该是从一个地方进的货,进价八文一斤,运费另出,而我带去的那四十一斤,以每斤九文钱出手。”
“从我们这里到县城,比县城到府城要近很多,我已经谈妥了,送货上门,不收运费,进价九文钱一斤,你们觉得如何?”
司杨与春锦在心里算了算,腐乳每一斤的成本不足六文钱,九文钱一斤的话,一斤能赚三文。
这是批发价,如果数量跟得上,完全可行。
春锦问:“四郎哥哥,你谈妥了几家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