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开马甲
小七在下面抬头望着他,看他摘,接他摇下来的果子。
“你也吃呀!”小六在树上喊。
他知道弟弟一直一副恹恹的模样,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清楚弟弟吃的东西总比他少,所以有余力的情况下,他总会记得叫他多吃些。
“好。”小七咬了一口果子,含含糊糊地说。
小七过着被母亲哥哥照顾的、饥一顿饱一顿、但姑且还能算活着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翻地,播种,收获,和村里的大多人都一样。
家中没个男丁,只有孤儿寡母的磨娘子一家在村里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是没人想占他们家便宜,只是磨娘子明面上顶着住,而且他们家能跑能跳的那个小六也不是好惹的,还记仇。你今儿动人家一块地,赶明个自家的地就变得跟狗啃过一样,东西会被拿,家里崽子也会被狠揍好几顿,除非真有大仇,不然犯不着拿他们家东西,完全划不来。
也有人琢磨着不是还有个小七吗,但小七一向跟着小六,像个腿部挂件一样,有小七的地方就一定有小六。小七姑且长得还算讨喜,整个村子里也没有比他更好看的崽子了,看不惯他的也不是没有,但往往结果就是打得过的让小六踹进泥洼里,打不过的小六背起小七就跑,谁也没成功过。
今年老天爷给面子,收成还算不错,杂七杂八的赋税交完之后,还能余下些粮食填肚子。磨娘子便用黄土混了新收成的米,做了几顿好饭。一天两顿,每次都吃得喇嗓子。
小七生咽下去没问题,小六也吃得又快又急,生怕有人跟他抢,他吃完自己的,还会把小七的也抢过来吃了。小七没有意见,磨娘子也没有。
劳作种田,磨娘子和小六占大头,都是累人的活,还有身丁钱,这些都是按人头算的税,两个人干活还要多一个小七,自然赋税要多些。小六又在长身体的时候,吃多少感觉都不知足。小七嘛,只要不饿得受不了就行,很多时候都可以靠睡觉熬过去。
他们家还算收成好平安度过的,隔壁村倒霉催地遇上江湖人,钱粮人都让掠了个干净,剩下想活着的只能抢,抢得到就吃,抢不到就只能饿死。
村里人说的时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人祸只是涉及一两个村,天灾是谁都拦不住的,岁饥,人相食,活下来的也寥寥无几。
小七说:“江湖人跟兵匪小吏也没什么区别,都抢人抢吃的。”
“但是他们厉害啊,那树、那屋子都是他们弄倒的。要是我也有这种本事,就可以抢别人吃的,叫他们说不出来话,这样你也就不必一直挨饿了,我们都可以吃饱!”
小六对此持反对意见。
“哪有那么容易。”小七只说了这一句便不再说了。
小七觉得只要能活下来就好了,至于别的,他没想过。毕竟他们虽然很苦,但起码他们都活下来了,虽然要担心以后吃什么,但是不用担心明天吃什么。
冬天的时候,为了节约粮食,就得挨饿,躺在稻草上不动,一是保温,二是减少消耗。三个人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只等活着熬过冬天。
春天到了,磨娘子和小六一起播种翻地,小七跑来跑去给他们递水送吃的。
“我冬天的时候,想到了一句以前听说的诗。”
“什么?你什么时候还去私塾附近了,怎么不叫我,是不是把腿摔伤了的那次?”
小七不满小六的关注点错误,“哥哥你听我讲,我觉得那句诗很适合冬天的,是什么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我觉得很恰当。”
“没听懂。”小六耸了耸肩。
“但你喜欢的话,等草拔完了,我们就去私塾那边听他们讲课好了。”
小六对那些诗啊干的不感兴趣,他每天连吃饱肚子都愁,对识字这么遥远的事情更是没有想法。
不过小七要是喜欢,带他过去听听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在哪里休息都是休息,小六不挑地方。
小七先是有些意动,随后摇摇头,“他们赶人的,我们去了会被打。”
“没事,我们找隐蔽的地方待着,不会被发现的,就算被发现了,我也能带着你跑。”小六自信满满地说,他如愿见到了弟弟听了他的话随即露出的笑脸。
然后小六也笑了。
私塾讲课是按照乡试的科目来安排的,经义以三经新义为基础,再有就是历史,法律和文学。教书先生们一般也不讲别的,只是照本宣科地讲些跟乡试贴近的东西,毕竟话又说回来,要是他们能考过乡试,当上举人的话,哪里还会愿意在这村子里教书。
小七不识字,但依照玩家的知识听得半懂不懂,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听得他直皱眉头。小六听的时候更是昏昏欲睡,往往听完之后跟没听一样,一闭眼一睁眼,时间就过去了。
又过了几场旱灾、疫病,因年岁而躲过了徭役,也没有江湖败类劫掠,有病的话就去蹭一下安济坊的药,小七就这么平平安安地长大了。他现在也能在下地的时候帮上忙,减轻了磨娘子和小六的负担。
“小七。”
见只有小七一人,邻家的郭娘子招呼他过来,看了看周围,小声跟他嘀咕。
“卖私盐的来了,你回去问问你娘,看你们家要不要买。要买的话可以去村口的破屋里,他们这几天就在那。”
官盐昂贵,私盐泛滥。朝廷低价收盐,高价贩卖,不光盐民苦不堪言,百姓也难以接受这高昂价格的官盐,而且官盐有时质量也不怎么样,不知道是中途运输的时候被偷换了还是根本就没往地方运。反正百姓是不知道这些盐去哪里了。
故尽管贩卖私盐是违法的,但是仍有不少盐贩子为利而动,冒着杀头的风险贩卖私盐。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磨娘子一家虽说在村子里算中上的家庭,但官盐也负担不起,有私盐可以吃当然更好。
郭娘子也是好心告知了小七。她一个人的时候只敢接近小七,要是小六也在的话,她是不太敢的。
小七回了家,告诉了磨娘子私盐的事,磨娘子便拿出钱币,让小七等小六回来之后兄弟两个一起去。让私盐贩子来家里是绝对不可能的,磨娘子不放心,但让小七一个人去她也不安心。
小六去河里摸鱼,他提着鱼回来之后,得知私盐贩子来了,便同小七一起去村口破屋里买了些盐。这些盐不仅是用来吃的,还要用来保存粮食水果作为储备粮,所以能买多少盐就买多少盐。
路上,小七谈起他最近听到的消息,说:“田赋一直是十五税一没有变,但是其他的杂税越来越多了,我听郭娘子家去当差役的老三说牙契钱和盐茶税又涨了。”
“又涨?”小六呲牙咧嘴。
“不过他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