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心
鸡鸣府衙,便有官兵从侧涌出,倒不是有什么十分要紧的活计,只是一人拿着一封加盖印章的告示,往四方散去。
“哎哟,写告示可真累,还是得找个书童妥当!”
打着哈欠的赵真从府衙主座上起来,正撑着懒腰。
昨夜不曾睡好,又赶着起来亲笔书写,着实是累坏了他。
满地四散着写废的告示,黄莺儿用脚踢了踢,也没有让赵真回过神来。
“怎么,才写几份告示就累成这样?赵大人!”
黄莺儿带着一碗羹汤,笑嘻嘻地从旁而入,调笑着头发散乱的赵真。
“可别笑我!我可是为了破案才这般模样的!”
赵真哈欠连天,断续说出话语,也显出别样情状。
名为叫苦,实则炫耀,那得意的模样任谁都看得出。
“哟,赵大人厉害了!这案子没发生多久就给破了!”
黄莺儿名为夸赞,实为调侃,她哪里不知道赵真的底细。
赵真此人,虽学业殷勤心思细腻,但往往极度自信,以至于差漏时有。
得学而进官,但仍需磨砺性子,向县尊外出查调民生,便将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托付给他。
但人处高位易得意满,需得掣肘,于是黄莺儿便成了管制他的人。
赵真叹道:“行了,就别再取笑我了,我几斤几两的自己知道!”
“那你为何说案子破了?”黄莺儿不解。
于是,赵真就将这几日的案情分析全数说与她听,黄莺儿听后愁眉不展。
“案虽有定,但那红烟姑娘被王扶送回一事尚有蹊跷,怎能就此张贴告示?”
黄莺儿摇头,似乎赵真又干了一件蠢事。
“我知道尚有蹊跷,可这王扶已然畏罪潜逃,定是要抓他的,贺月娥也失踪的,也是要找的,我其实是在等!”赵真答道。
“等?难不成你布了一个局?”黄莺儿杏眼一转,对赵真刮目相看。
“没有!不过你等着看就好,不过,我却不希望如我所想的那般!”赵真摇头道。
“你自己有数就好,我可不想有那么多的麻烦事!”
黄莺儿将手中羹汤递给了赵真,关心道:“听剑秋说你几乎一夜没睡,我特地给你做的,快些吃!”
赵真看着转身快步离去的黄莺儿,喃喃道:“走得那么急,怎么不多陪我说两句!”
赵真端起羹汤,尝了尝味道,脸色顿时变黑:“真是的,这味道还不错!”
黄莺儿的厨艺不佳,但熬出的东西总算是能喝的,赵真早已熟悉。
喝完汤,赵真又坐回了府衙的高位,对着那高悬的牌匾,又开始深思起来。
他正想着是否不留情面,将老更夫带回县衙问话,叶逍遥便已带着书信回到了府衙。
叶逍遥看着神游的赵真,也没有打扰他,就站在一旁思忖着如何为老更夫求情。
昨夜的红烟已经求过他,今早临别的时候还为他做了一碗撒豆的炒饭。
他可怜其遭遇,又想到事情或许没到不可调停的地步。
小翠是否因摔倒而立刻失去性命,这是未知之事,还得向剑秋去求证,
如若未构成杀人,老更夫的罪责便会轻上许多。
“咦,叶公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赵真回过神来,看着站立的叶逍遥问道。
“没多久,我昨夜得了些许答案,想与你交流,共同参详一二。”叶逍遥回道。
“正好,我也有话与你说!”
赵真招手,指引着叶逍遥坐在那府衙之上,专属狱首的位置。
这府衙之上有三座,其一为主,乃是审案,副设二座,是为狱首与法正。
如若有上官监察,便会从后堂之中请出座椅。
叶逍遥与赵真交流,将迷雾再度散开,已经快到拨云见日的时刻。
此时府衙之中又有来人,是那小红楼中刘姥姥。
此行,林姥姥交待了自己睁闭双眼,支使彤云相助贺月娥出逃的行为。
又将贺月娥和王扶是如何认识,如何走在一起的过程全盘托出。
至于为何要主动前来,只因这刘姥姥是贺月娥的母亲,
一位母亲,怎能不考虑女儿的安危?
那夜,忧心忡忡的刘姥姥亦是出了小红楼寻人。
正巧在半道上遇见劫走红烟的王扶,为了自己女儿,她不得不出面。
听得刘姥姥交待,赵真也没动怒,只是有些不解欺瞒,让她回去静候消息。
叶逍遥与赵真前往灵阁,也就是小翠如今待的地方。
灵阁外冷意颇重,让叶逍遥和赵真不免打喷嚏,那灵阁之内便更不用说了。
剑秋翘着二郎腿,坐在藤椅上,远观似在看书。
“剑秋,剑秋!快醒醒!”赵真走近剑秋,将他盖在脸上的书摇下。
“哎哟,让我睡会儿!再睡会儿!”剑秋挥舞着手臂,赵真急忙躲闪。
“快些起来,否则罚你做术算题!”叶逍遥吓道。
“别,别别!这就起!”剑秋即刻从藤椅上跳起,见是叶逍遥,本来带着黑眼圈的他,面色更差了。
“剑秋,你怎么一见叶公子就这般脸色?”赵真问道。
剑秋耷拉着脸,丧气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向伯伯给我找的师父就是他!”
原来向县尊早有安排,怪不得剑秋见叶逍遥,像是耗子见了猫似的。
“有一件事还得请教你!”叶逍遥看向剑秋。
剑秋捡起地上的蓝底书,疲惫道:“都在这上边了,等会儿有人来领尸。”
“不要来烦我,我很困,要去大狱睡个回笼觉!”
剑秋夜读,为了验证心中的疑惑,他可是将书房翻了好几个来回。
赵真和叶逍遥看着书中折页,心中也已明了,那小翠受辱之前仍活着。
老更夫便无杀她的可能,杀人者乃王扶。
如今最要紧的,并不是抓捕在逃的凶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老更夫因自责而想不开,再搭上一条人命,那才是更糟糕的事。
两人对视一番,叶逍遥先开口道:“我还得回红烟家一趟,告知此事,以免横生波折,这信你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