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
天色渐暗,宫里各处掌了灯火,由内而外,渐渐铺展开来,于暮色里添了几分明亮。
灯烛光中,卫信一边听着外头淅淅沥沥的雨声,一边将手里的折子合上,丢入身旁一摞,取了身旁的茶盏喝上一口,愈发显得几分燥怒,不由扯了扯衣裳,将那茶盏一推:“去,换成酒来。”
观玉递了个眼神儿下去,自有跑腿的太监从内殿里退了出去,小跑着去取酒器。
卫信将桌案上的折子分做三堆,最中间的一沓是说要发兵讨逆以及户部拨不出讨逆银子的,最多的一沓说的是他如今登基,后宫空虚,理当大选充盈后宫的,至于剩下的那七八本折子里两本是云州军情,三本是钦州连着上了数月请调官员的折子,其余的便是国库失银一案如今审出来的东西。
一国之君,如今放到他案头的也就这么点东西,剩下的都由中书省代为处理批复了。
若要当真来看,中书省的人,比他这个坐在皇位上的皇帝,还要更像是大乾的主人。
“知道滚刀肉么?”卫信低声笑了起来,“切不动,煮不熟,嚼不烂的那些个筋头巴脑的东西。当初朕第一回听说的时候,还有些不解滚刀肉是什么肉,直到后来孙先生请朕吃了那么一回,朕才明白。”
“——跟如今的朝堂,何其相像?”
“快刀斩得动乱麻,却未必能斩得断这滚刀肉里的筋筋缕缕,一刀下去力道十足,实则尽数砍在肥油上,断了两根白筋,却不伤内里分毫……就算是一锅烩了,入口不仅撕扯不下来多少肉,还要白费一番气力功夫。”
“更别提这一整块儿囫囵吞下……说不得便要把人给噎死,”卫信吐了口气,嗤笑一声,“可如今正值荒年,眼前只有这么一大块儿的滚刀肉能用来果腹,你能怎么办?”
不是说没有破局的法子——郑阳庚也把路给他摆的明明白白:
要么,他卫信凭一己之力,继续与朝臣僵持,要么,听取朝臣谏言,采选修女,充盈后宫,以姻亲之盟笼络朝臣,分化派系,而后一步步将朝中局势握到自己手里。
或许是卫信于海晏阁的杀鸡儆猴起了作用,又或是朝中空虚大半各个大人身兼数职、分身乏术起了作用,又或是卫信加开恩科,录取举人入朝充盈六部,开始着手培植自己人的举动给了他们危机急迫,这才使得一众朝臣退了一步——
又或者,是更进一步?算盘都打到了他的后宫、他的子嗣身上。
这是妥协,又更像是交易胁迫,是朝廷上下、君臣双方各退一步的和解,是朝廷派系的重新划分,亦是卫信亲政摄权的第一步。
“要小的来说,荒年莫说是滚刀肉……就算是块儿能吃的树皮,奴才也得强撑着先把它塞到肚子里,这心底下才踏实,”观玉低眉顺眼的伺候着,说得话也极为实诚,“否则教别人瞧见了,第二日这肉就不知进了谁的肚子里去了。荒年灾年,人被逼到那份儿上了,莫说滚刀肉,怕是吃人肉都不出奇。”
殿内一时沉默,半晌,卫信哈地一声笑了起来:“对,你说得对……这块儿滚刀肉朕若是吃不下,说不得来日,吃的就是朕的肉了。”
殿内有轻微脚步声响起,是那先前去取酒的太监捧了掌盘酒器回来,躬身道:“圣上,酒取来了。”
“搁这罢。这些,再压一压,等户部那厢能喘口气了,再发还回去,”卫信将那选妃的一摞折子一推,示意观玉拿走,“否则朕答应的太快,国库那厢没那么多的银子,他们就又该鼓噪起来了。”
观玉应了下来,手脚利落的将那些个奏折收拾了放入一旁太监手里的掌盘中,这才状若打趣:“圣上登基,理该大婚,如今为着国库没银子已经耽搁了这么久。采选美人入宫,也该是一大喜事,偏圣上弄的跟不乐意似的。”
“朕当然不乐意,”卫信也不要人伺候,挥退了那要为他斟酒的小太监,自酌自饮,“朕想采选,那是朕的事,朕被人逼着采选……那是找朕的事。”
“那苏四小姐……”
卫信偏头,打量着观玉,半晌,嗤笑一声:“若非你在朕身边十几年……否则朕还要当你看上苏四了呢。”
卫信晃了晃酒杯,轻声笑道:“她不是在钦州乐不思蜀么,那就再让她多在钦州待些时日。你说,要是宫中采选的消息一路传去钦州,她却一直不曾收到朕要她回来的消息,朕也没有半点大婚的意思……你说她,会不会急?”
“那钦州之地的选官,圣上难不成还要继续拖着?”
“拖,继续拖着,不是一直跟着太师学如何做个贤后良臣么,”卫信道,“那就让朕看看,这女儿家出身的治世能臣,能‘能’到什么地步。”
观玉不再继续试探,只是微微皱了眉,而后便依旧是先前那么个低眉垂眼,等候圣上吩咐的模样。
然而到底在伺候着的间隙里,寻了个小太监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一二,着人跑了趟腿。
“你是说,他要人去了趟熙然苑?”喻氏皱眉,半晌后才缓缓松开,“进了东西哪一处院落?”
“西苑,刘美人那一厢,”传话的小太监头也不敢抬,但说什么都颇为详细,“小的后来又打听了一番,听闻是圣上那头松口,要让礼部还有司礼监准备起来采选了……”
喻氏一时便笑开了,点着那小太监半晌:“行了,知道你办事儿尽心,去领赏罢——观玉那厢,还得让你师父给哀家盯紧了。”
“娘娘吩咐下来的事,奴才们就算是扒了身上这身儿褂子也得给娘娘尽心办好喽!”那小太监也有眼色,凑趣儿这么表了个忠心,笑嘻嘻跟着一旁女官下去领赏。
而待这人出了门,喻氏方才笑叹一句:“你瞅瞅,宫里头的哪个不是聪明人?”
一旁陪着喻氏的侍女便道:“聪明过了头,可就不好说是福是祸了。”
“说的也是,”喻氏一叹,“我记着熙然苑里那两位美人,是先帝赐下来的罢?”
“是,娘娘没记错,”侍女道,“一个姓刘,一个姓姜,都是良家女……身份低是低了点,但早些年圣上还是周王的时候,为人低调,昭和太后也不曾给圣上议一门亲事,这一来二去的,圣上身边儿也跟着耽误了下来,身边一直都是这两位美人。”
圣上登基至今,尚未封赏后宫,后院里也就这么两个曾经被先帝赐下来的女人,如今住在熙然苑里不尴不尬、没名没分的,也就只能称上一声美人。
“是啊,当年,谁能想到这最不起眼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