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摆渡人 > 我的闺蜜徐海棠

我的闺蜜徐海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九九六年,小海棠以语数两科满分的成绩小学毕业,她的成绩引来了县里两所重点中学的招生老师。徐建国夫妇没有给女儿作决定,而是将决定权、选择权都交给了女儿。而小海棠最终还是拒绝去县里上高中,而是留在了镇上上中学,因为镇上的中学就在李村。

一九九九年,小海棠毫无疑问地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这是第一次她离开父母家人,远出家门,一呆就是一个月才能回家。好在弟弟开放已经长大,也学会了为父母分担。

家里的担忧没了,但自己的学习担忧却开始慢慢积累起来。小海棠发现上课老师讲的她都会,但一到自己去做练习的时候却怎么也不会了。她很困惑,试图做过多次调整,也与同学老师交流许多次,但就是没见好转。

而这学习的吃力,很明显得体现在理综和数学上面,所以高二时她选择了文科。可即便是到了文科,她也还是发现这样的困难,相比于其他同学,她很勤奋,几乎连课本都能背下,但是一到做题,她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三)

直到高三那一年,她遇见了我,她的好闺蜜——余名瑶。我发现她这人特厉害,有近似过目不忘的本领。那一年,我们一起努力,考上了大学,而且都在省城。只是我选择了非师范类专业学校,而她选择了另外一所师范院校。

她说她将来要做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还说毕业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帮助那里的孩子。

大学四年,她的生活极是平淡,不是在图书馆里疯狂阅读,就是在宿舍里安静写作业、整理笔记。她从来都不化妆打扮,也不逛街买新衣服。有时周末我去看她,晚饭都是在学校食堂吃的,可是她们学校食堂里的饭菜真的很难吃。

后来我才知道,她这般省吃俭用,竟是因为她父亲生病了,家里的重担全由母亲一人担起,而弟弟上高中也需要开销。大三以后我与她很少见面了,因为她周末总是不在学校,而是在外做兼职赚零花钱。

有时候周末,她也会坐车来找我吃火锅聊天,我发现她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她完全不像是一个学校的学生,而是像在社会中打拼多年的人,干练。

大四那年,我们都没有见面,她忙着实习,而我忙着考编。我们偶有通电话,但大多数谈论的还是毕业以后的事情。

海棠实习的地方是省西北的一个贫困县里的乡镇中学。那个县叫云县,是我们县的近邻,我只听说过那地方交通极为不便,从省城坐车去到那里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道路崎岖,坑坑洼洼的颠簸得人喘不过气来。而我也只是听她抱怨过这一次,后来都没有再听她抱怨过云县。

大四毕业那年,她当选了她们学校的最佳毕业生,省城一些有名气的初中、高中都给她抛来了橄榄枝,甚至是她们学校都承诺她可以留校深造。可是她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没有选择省城,也没有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去了她实习的那所中学。

她的理由很简单。

“那里离家近,父母需要我,那里的孩子需要我。”

(四)

墨镇中学,是云县唯一的一所乡镇普通高中,也是多年前建立至今仍然得以保存的高中。保留的原因很是令人心酸,只因墨镇与县城之间的交通不便。

学校的生源来源主要是,墨镇和周边几个乡镇家境情况贫困,或者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子。

海棠进入云县墨镇中学,是通过紧急人才引进的方式完成的,因而不存在编制的问题。也是海棠进入墨镇中学这一年,她开始担任新一届高一年级的班主任。这个新组建的班集体在年级中属于二等基础班级,是普通班中的尖子班。班上的学生,除了来自镇上的学生较为活跃外,其他的学生并不是很活跃,只是静静地不说话,很不擅长交流的样子。

这种不擅长交流,不仅体现在课堂的提问回答环节,同时也提现在课余的生活交流中。起初海棠以为是新环境学生无法适应,但随着时间日长,仍不见改观,她才担心起来的。

后来,通过走访调查,她发现这些孩子多是乡镇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十多年来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属于家庭离异的单亲家庭。

墨镇大概有十来万人口,占据云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所以镇上去往县城却是非常艰难的,要翻越两座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峰,有些地方地势高低差甚至达到2000米,任由河流强烈切割。

海棠初到墨镇是大四那年,是经由大学支教下乡社团推荐而来的。他们当时一行十人。初来时,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只觉得山高谷深,外边人进来一趟不容易,里面的人要走出去也很困难。

她们当时来的时候,可以说是得到了镇党委的热烈欢迎,虽然那段时光很是艰苦,却也很是充实幸福。在支教的日子里,唯独有一件事却让海棠不能理解却也震撼心灵,那时她作为实习班主任,接县里面的文件排查本班学生的婚姻状况。

海棠当时还和同为支教老师的同学开玩笑,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些孩子才十五六岁,怎么可能会有婚姻情况嘛。但当晚学生填表后,她手拿表格却是良久说不出话来。表格统计中显示,已然结婚的女生有十人,占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男生有五人,他们大多是小学六年级就已经结婚。甚至是在班上,还有一对夫妻。

那一夜,她思考了很多,不明白的事情也很多。

三个月后,一篇名为《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教育现状研究——以云县墨镇为例》的学士论文,出现在了她的导师面前。这篇论文后来几经修改,被她们学校的校刊发表,并被省社科院的学术杂志转载,引起了广泛影响。

所以墨镇虽然很艰苦,但在很久之前,海棠就已经做好了回来的准备,因为那里不仅有早婚的问题,还有急需教育人才的问题,更有那里人民的热情。

当然,海棠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从墨镇回家,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

(五)

毕业以后,工作难找,各种考试几乎试过,最终我也和海棠一样选择了同一个职业,分属同一个县。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